高三语文唐代诗歌阅读题

文言文的阅读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而平时对文言文的阅读又有以下几点:①文言实词虚词用法;②通假字;③古今异义字词;④特殊句式 。做好这几方面,然后平时在多看些,就没什么问题了 。
至于古代诗歌阅读中涉及到的较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对比 。有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所谓纵向对比就是古今对比,比如:宫女如花满春殿,止今唯有鹧鸪飞 。这种对比的作用主要是怀古伤今 。横向对比就是今对今的对比,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种对比多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控诉之类的 。不过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只是我说的情况出现得多 。②想象 。也就是虚写,以表达出使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多是表达诗人思念之情 。③比喻 。这种手法比较容易掌握,所以不多说明,不过应该答到“生动形象”四个字,因为这是比喻就有的共性 。④拟人 。若是所拟对象较有生机或力量,则是人感情一般叫积极;若所拟对象较萧条无力,则诗人感情一般较消极低落 。⑤反衬 。作用一般是烘托出所咏之物的特点,从而表达作者的感情,具体事例较多,故不一一举例 。⑥对偶 。这种手法容易判断,且作用上多起使结构严谨之用,对表达诗人感情一般没什么作用,所以考察较少 。因考虑到平时较少考察和看到,故还有一些手法没有列出 。
以上都是我在平时语文考试中总结出来的,较为实用,针对性相对较好,没有生搬,绝对是经验之谈 。我语文一般都是全班第一,而且考过年段第一 。希望我的答案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


楼主好,一下也是经验之谈,望对楼主有用 。
我觉得诗歌鉴赏最只要的是对诗歌整体的把握和答题的规范性 。
先说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
诗歌阅读作为阅读理解类的题目,读懂很重要,若是对阅卷老师觉得你没有读懂诗歌,是可以直接给你零分的 。要读懂诗歌,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即“情”和“景”,常有人说“诗歌不过情景两端 。”大多数的诗也确实如此 。首先要看诗歌中的意象,也就是景,一般明月表相思,杨柳表惜别,竹梅菊兰是高洁品质等等,抓住诗歌意象,了解诗歌类型,才能把握诗歌情感,才能做到对诗歌的正确理解 。
但是,你光读懂还是没用,还有注意答题的规范性,一般高考阅卷老师看一道题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四秒,如何要在四秒内让老师看到你的答案,我觉得有两点,一个是分步答,一个是分点答 。
分步答一般分三步:1用了XXX手法   2写了XXX 3表达了XXX情感 。
一般高考诗歌是手法单一化,情感多元化 。所以不光要写出手法,找对情感,还要找全情感 。因为一般诗人作诗时,情感是复杂的,并不是那么单一 。
此外诗歌的手法要从 写作角度、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来看
①写作角度:视、听、嗅、触
视觉里又分俯视、仰视、色彩角度等等
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起兴、对比等
③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
④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借物抒怀、寓情于景、白描、衬托等
其中衬托有正衬和反衬,多考反衬,反衬也可叫对比,一般有三类: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以古衬今 。
⑤遣词造句一般用于散文阅读,诗歌中不常见,常考的是炼字题,此处不展开 。
此外,要充分利用一切有效信息 。如诗题、注释(很重要,不然干嘛注释),包括题目本身,因为读懂题目才知道他问的是什么,而且有时题目会给你暗示,帮助你理解,做到具体题目你就知道了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