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必仁 折桂令·芦沟晓月

《折桂令·芦沟晓月》是元代文人鲜于必仁的一首小令 , 选入《元曲三百首》 。“芦沟晓月”是名传千古的胜景 。这首小令 , 为我们再现了元代“芦沟晓月”的风姿 。出了京城的门 , 摇着红色的鞭鞘 。策马前进 。远山朦胧树林明彻 。芦沟桥俯看着下面湍急的流水 。车辆可以从此桥通向遥远的边塞 , 大桥的栏杆背靠长空 。整个大桥 , 有如一条千丈巨龙从夜雾中飞腾而起;又像万丈彩虹从云端直扑水面 。结尾三句把芦沟桥与晓月、天上与人间 , 融为一体 , 创造出一个恬淡愉悦 , 深邃高远的境界 。作者将芦沟桥置于一个阔大的时空背景下 , 准确又极富感情地描画出“芦沟晓月”景色的特点 , 将读者带进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 。
 
原文
折桂令·芦沟晓月①
出都门鞭影摇红 。山色空濛 , 林景玲珑② 。桥俯危波 , 车通远塞③ , 
栏倚长空 。起宿霭千寻卧龙④ , 掣流云万丈垂虹⑤ 。路杳疏钟 , 似蚁行人 , 如步蟾宫⑥ 。
 
注释
①芦沟晓月:“燕台八景”之一 。芦沟 , 此指卢沟桥 , 在北京西南永定河上 。桥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 , 因永定河旧称芦沟而得名 。元代建都大都(今北京) , 卢沟桥为出入都城的主要通道 。
②景:通“影” 。
③远塞:远方的关塞 。
④宿霭:隔夜的云雾 。千寻:形容极长 。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
⑤掣:牵拉 。
⑥蟾宫:月宫 。
 
翻译
清晨骑马驶出大都的城门 , 挥动着系结红缨的马鞭 , 鞭梢不时画出一道道红影 。山色朦胧 , 一片片树影在月光的晃照下显得格外分明 。卢沟桥高高地俯临在永定河上 , 桥上的车马向着远方的关塞驰骋 , 长长的桥栏 , 衬映于苍弯的浩茫背景 。这桥犹如千丈长的卧龙在夜来的沉霭中腾起;又如万丈的长虹垂下地面 , 牵扯着天空的流云 。远远地传来了一声声晓钟缓缓的余音 。桥上的行人如同蚂蚁一般 , 仿佛正向月宫步步行进 。
 
赏析
本篇与下篇 , 都是从作者《燕山八景》组曲选出的 。
 
卢沟桥至今犹存 , 桥长二百六十七米 , 十一孔 , 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一百四十根 , 柱头卧伏大小石狮近五百只 , 神态各异 , 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旧时桥头附近多民屋旅舍 , 以其密迩京师 , 释通四海 , 行人使客 , 往来络绎 , 疏星晓月 , 曙景苍然 , 故自金代建桥后 , “芦沟晓月”即为“燕台八景”之一 。
 
本篇一开头 , 就绘出一幅佳妙的早行图 , 借月色下的晓行 , 暗扣“芦沟晓月”的题面 。芦沟为“出都门”之所必经 , 清早上路 , 必定是匆匆赶行 , 马背上不时扬起鞭影 。拂晓的月色一片苍白 , 马鞭上的红缨就特别显眼 , 所以说是“鞭影摇红” 。在朦胧的晓月中 , 远处的山色影影绰绰 , 似有若无;而林子中树木的实体容易辨认 , 在月光的映照下 , 给人以玲珑剔透的感觉 。这三句体贴人微 , 在色彩光影的运用上 , 很使人联想起西洋油画技法的效果 。“晓月”的景色 , 非晓行者不能领略;而从行人的眼中写景 , 视界又可不时变换 , 不至于散乱无序 。
 
卢沟桥为“芦沟晓月”的主景 , 故在本篇中占了主要的篇幅 。“桥俯危波”三句 , 用三组对仗 , 分别写出了桥下、桥面、桥栏的景象 。由低而高 , 正是上桥初始时的观感 。“车通远塞”暗示桥程漫长 , “栏倚长空”隐含桥架高迥 , 都证明踏上桥头未久 。桥下河水隐约不能细辨 , 凛然如生惧意 , 故云“危波”;前方犹是迷檬一片 , 只能有“远塞”的联想;唯有长空衬起栏杆 , 背景分明:这一切无不可见“晓月”因素的影响 。这也可以看出作者用笔的填密 。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 有“长桥卧波 ,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不霏何虹”的句子 , 将宫中长桥与空中走道分别比作龙与虹 。七、八两句 , 即以这两层比喻 , 同施在卢沟桥上 。前句中的龙由卧而起 , 即自下而上;后句中的虹从天垂降 , 即自上而下 , 两句相合 , 可以代表上桥与下桥的全段历程 。宿霭渐消 , 流云飞来 , 其间也包含着时间的转移 。
 
【鲜于必仁 折桂令·芦沟晓月】站在卢沟桥尾 , 作者回身眺望 。此时由于长桥的横亘 , 都城方向反而显得“路杳” , 城中的报晓钟声传来数响 。“疏钟”的“疏”字 , 增添了声源遥遥的听觉效果 。那残月已落到地平线附近 , 恰在京城方向;借着熹微的晨光 , 可以见到过桥的行人已是为数众多 , 一个个似蚂蚁似的黑点向着远方蠕动 。他们是早起上城去的 , 前时“出都门”仅见鞭影寥寥 , 而此刻反方向的人城晓行却是“似蚁行人” , 十分符合生活的真实 。在作者的感觉中 , 仿佛他们一直是走向月中 。“如步蟾宫”运用极妙:月中有蟾宫 , 京城的宫殿也常以蟾宫作比;“蟾宫”是由卢沟桥的延伸引起的联想 , 说明长桥壮丽雄美 , 恍若仙境;而篇末的这一点笔 , 又直接回应了景观中的“晓月”二字 。全曲借行程写景 , 移步换境 , 层次分明 , 再加上末句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 , 给人以历历如绘、一丝不懈之感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