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简介是什么,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简介

1、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
2、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 。“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 。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
春节的风俗有哪些简介
1、贴春联这是从古时候演变过来的,又称“对联”、“门对”,一般对仗工整,看起来简洁明练,都是一些通俗的祝福话,表达大家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
2、贴“福”字,很多家庭会在门上窗户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而且大多数人会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福气到” 。
3、放鞭炮,也叫炮竹,寓意吓走年兽,通过哔哔叭叭的爆竹声来除旧迎新,平安顺遂,是一种热闹,也是一种喜庆,表达的是一种对新生活的向往 。
4、给压岁钱,一般在除夕晚上长辈给晚辈,民间的说法是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后能平安度过一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 。
5、守岁,是春节的重要风俗活动,吃过年夜饭后,开灯通宵守夜,象征把一切不好的都赶走,期待新的一年顺利如意 。
春节的由来简介
关于春节的来由,旧时由于缺失上古时期文献(秦始皇焚书),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在传承发展中于是便产生了诸多传说 。
其中有几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春节源于上古“腊祭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说”、源于“舜继部落联盟首领位说”、源于“万年青年创万年历说”、源于避“年”兽的传说等等 。
1、万年创万年历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 。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
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
2、舜继部落首领
【春节简介是什么,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简介】传说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上古部落联盟首领)继部落联盟首领,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正月初一(岁首)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
3、年兽传说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
因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