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顾炎武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 , 背景是清军入关 。原句是:“保国者 ,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 ,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 , 出自梁启超 。
明崇祯十七年 , 朱明王朝正处在岌岌可危之地 , 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三月攻破京师 , 崇祯皇帝在紫禁城煤山吊死 。一时朝野各方势力 蠢蠢欲动 , 相互勾结 , 更有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 李自成一怒为红颜与清兵开战 , 五月清兵占领京师 , 后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兵中原 。于是大好河山满目苍夷 , 百姓流离失所 , 承受着战乱之苦 。
清朝乃异族所建 , 非汉人政权 , 这时候的明朝皇族迁都南京 , 成为了南明 , 而异族占领京师惹恼了民间士子阶层 , 明朝遗老遗少甚为不愤 , 一些报国爱国之士往投南明弘光小朝廷 , 正是在这个时候 , 有一位大儒——顾炎武唱明“保国者 ,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 ,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语出《《日知录》正始一节)” 。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 , 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 , 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 , 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 , 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
关于顾炎武其人 , 学者尊称“亭林先生”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 , 启音韵训诂之学 , 晚年治经重考证 , 开清代朴学风气 。从这一点来说 , 整个清初的训诂考证的学潮 , 就是顾炎武开启的 , 可见其学识和影响 。而对于满清异族的反抗 , 也是伴随他一生的 。
南明小朝廷形成后 , 他为朝廷出谋划策 , 并针对南明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 , 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然而明朝天命所不归 , 在其准备启程往赴南京之时 , 南明又被清兵所灭 , 此时江南抗清义军纷起 , 顾炎武投笔从戎 , 加入了轰轰烈烈的反清复明的战斗中 , 终阻挡不了清八旗精锐 , 江南之地一再陷落;无奈回老家昆山 , 与友守城拒敌 , 城破两个弟弟被杀 , 生母手臂被砍断 , 嗣母绝食殉国;后因家仆之罪被捕入狱 , 又引出了一段“钱谦益白书收徒”的文坛异闻 , 体现了顾炎武光明磊落之胸怀 。
45岁之后 , 六谒明孝陵 , 以寄故国之思;变卖家产 , 云游四海凭吊古战场 。期间屡次拒绝清朝的征召 , 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四意外上马失足 , 初九呕吐不止 , 后卒 , 享年七十 。据万年历推算 , 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九为(阳历2月15) , 后世以每年的这天为其祭日 , 昆山故居与北京报国寺故居“昭忠祠”飨祭不断 。
在民国时期梁启超对顾炎武的推崇最高 , 被尊称“人师” , 其《饮冰室合集》中他这样写到:“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 , 人民之众甲大地 , 而不免近于禽兽 , 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 , 匹夫之贱 , 与有责焉已耳!”至此八字句成 , 语意本出自顾炎武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声明:本篇经验系知识库原创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