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留学生初到国外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一位留学生初到国外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很幸运,出国留学时遇到了这么有意思的老师!



我在澳洲读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这是一个商科和传媒相结合的年轻专业,它与隔壁的纯传媒学专业Global Media Communications不同,Global Media Communications只要写论文,而我们专业有考试 。

和所有商科一样,这个专业中国人的比例很高,大约占到了总人数的80% 。当然你也会遇到local、印度或者是东南亚的同学 。




关于老师和课程


我们的课程都是每周一节lecture加一节tutorial 。只有商科理论课Marketing Management除外,他只有一节lecture,每周3小时 。

因为作业由tutor打分,所以选一个好的tutorial很关键 。下面详细和大家聊聊我选的课和我遇到的老师 。




随和且从不挂人的大胡子老师


Public Relationship是相比而言最为轻松的一门课 。没有考试,期中和期末各交一篇论文,学期内有一个小组的15分钟presentation 。

这门课程的lecturer Suneel是一个非常随和的大胡子 。随和的反面是极度的拖延症 。他也上tutorial,作业分数可以延迟一周才上传 。

他不会让人挂科,但给分最高的是一位中国女神老师,张大师 。我自己上的是Suneel的tutorial 。虽然给分没有那么高,但是我从未后悔选择他 。

Suneel的英语有口音,最初听起来觉得很吃力 。刚刚开课的时候,他一直为自己的语音道歉 。他会在tutorial上详细的跟我们讨论我们的作业思路,会在作业后面给出详细的评语 。

我的口语不好,平时上课很少说话 。在我做完presentation后,老师特意走到我面前跟我说: 今天很棒很自信 。希望以后还可以看到你的出色表现哦 。




小组讨论很多的课程


Foundation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其实是各自独立的两门课 。Marketing stream的所有lecture和tutorial都由Bernadette一个人完成 。

Bernadette是一个很幽默的人 。她总说: 不要什么事情都问我,我不是你妈 。有问题,找组员 。这就是你为什么要有组员 。

这门课程是一个实践课 。目的是希望能够把商科理论运用起来 。学期初会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做一个自己的business 。

期末的时候交一篇Report和一篇和Communication stream一起加起来4000字的论文 。这个课程的lecture基本都是请客座教授讲座,tutorial则是小组讨论 。

明明每节课都过的轻松加愉快,好像没怎么努力,期末交报告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做了这么多 。





上起来最紧张的一门课



Communication stream是最有趣也最抽象的一门课 。

Lecture的老师Alison是一位漂亮温柔的女老师 。她会让我们坐着,她跪着跟我们讨论问题 。

这门课的一位tutor叫Karin,是一个韩国人 。无论是上课还是作业,对我们的要求都十分严苛 。

上课的时候,她会边提问边随机的丢一只老鼠玩偶,被丢中的人就要回答问题啦,防不胜防 。很不好意思的说,她的tutorial是我一周中注意力最为集中也最为紧张的一小时 。

Karin没有办公室,她在冬天冰凉过道上一个一个给我们做作业反馈的时候,我还是很感动的 。而且她的每张PPT都配有很逗比的动图 。大概私下里,也不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 。



连上3小时的课程



Maketing Management是唯一需要考试的纯理论课程,每次连上3小时的课也让人十分痛苦 。

我上的是Rebecca的lecture,Rebecca给分很低,但是我依然很喜欢她 。期中考完以后,我发邮件跟她要答案 。她说,你有空来我办公室坐坐吧 。

我战战兢兢地就去了,没想到,老师给我烧好了水,准备了糖果,还问我想喝奶还是中国的茶叶 。上课的时候,她气场很强大 。一对一交流的时候,她却很温柔 。

我们专业的老师都是非常有经验,耐心又负责 。这一点,请大家放心 。有什么事都可以发邮件跟老师沟通 。




关于教材



我们没有教材 。每节课前,老师都会上传reading,也就是阅读材料 。如果想课前预习的同学们可以看看Kotler的营销管理和营销学导论 。

这两本书是marketing management用的最多的阅读材料出处 。总的来说,真正需要准备的是英语,尤其是口语 。如果在家时间充裕,多练练口语或许比预习更为有效 。




关于分组



我们的每个课程都要做presentation,有些课程更是有小组课题 。

所以有好的队友很重要 。大多数同学的队友都是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极个别同学没有外国队友,或者每个组都有外国队友 。

很不幸,我就是那个有外国队友的人 。所以,我也来说说这些外国同学 。

外国同学分两类,一类是学霸,一类是学混 。

外国同学的整体能力比中国同学强 。有一部分外国同学非常在乎分数,5分钟的presentation,都能meeting个三四次 。有时候早上很早或者晚上很晚,她也会突然打电话说她有思路了,立刻马上学校见 。这种同学以印度人居多 。

有一部分外国同学在外面有工作,所以要交报告了也有可能找不到人 。

当然,几乎所有的外国同学都很友善 。我碰到的队友们都会很热心的回答关于学习或者生活的各种问题,也会在小组要写report或者assignment的时候主动提出她们最后排版修改 。

很感谢在留学的时候遇到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