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什么时候有的 上巳节什么时候有

上巳节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中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在春秋时期上巳节就已流行,到唐朝就成为当时隆重的节日之一 。不过到了宋代以后,上巳节在北方销声匿迹,在南方的部分地区还在流传 。
上巳节的由来
在古代上巳节是“祓禊”的日子,向来就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习俗 。魏晋以后逐渐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以驱除邪气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活动 。
上巳节的习俗
1、祓禊
因为此时正当季节交换,阴气尚未退尽,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一番 。所谓“禊”,即“洁”,故“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 。
2、畔浴
畔浴是以春水洗涤身上的污垢,古时候的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寓意吉祥如意 。而且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 。久而久之,就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 。
3、放风筝
【上巳节什么时候有的 上巳节什么时候有】上巳节还有放风筝的民俗,而且风筝的来源有很多的说法 。有人说曾为战争中传递情报的功具等,但在民间是一种游戏 。大人、孩子都喜欢放风筝,有人认为是一种健身活动 。人们也认为经过了冬天,应该到户外活动,所以三月初三放风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