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模板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于永正 木铎语文
于永正(1941-2017) , 山东莱阳人 ,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 他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 ,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著有《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等 , 著作辑为《于永正文集》 。
关 于 上 课
文 | 于永正
(一)
不打无准备之仗 。
再忙、再累 , 头一天晚上也要把第二天上课的内容熟悉一下 。如果执教的是第一课时 , 我会把课文再朗读一遍 , 熟能生巧 , 熟能生慧 , 说不定会读出新的感受和发现 。力求苏州论坛网读正确 , 否则 , 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会打点折扣 。生字和所有要板书的字 , 我会再练写一遍 , 力求规范 。所谓规范 , 就是入楷书之体 。我被评为特级教师之后 , 对自己的板书要求更严格了——要求写在黑板上的字能成为学生的字帖 。这似乎有点苛刻 。但我必须努力做到这一点 , 因为我是老师 。师者 , 榜样也 。至少 , 要让学生感受到我的认真和规矩 。我不但是“经师” , 而且要做“人师” 。
有时候 , 课前还会迅速浏览一下教案 , 保证大的环节不出问题 。特别是执教新课文 , 我是慎之又慎的 。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 , 想的是:一开始我要做什么、讲什么;课堂上 , 当学生在活动时 , 我便默想着下一个环节干什么 , 我要说什么;当一个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时 , 我一边听 , 一边迅速地思考:我应该怎样评价 。
总之 , 我为上课、为下一个环节而“时刻准备着” 。
(二)
我牢牢记住了——
1.学语文是为了“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阅读教学要“意文兼得”;
3.读(尤其是朗读)是内化语言的唯一途径 。
因此 , 阅读课我始终把读放在首位 , 把读贯穿始终 。
每一篇课文 , 都要求学生读得正确 , 流利 。这是“保底工程” , 人人必须做到 。读得有感情更好 。但由于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 , 感受能力不一样 , 所以这个要求要因人而异 。
初读课文时 , 我特别关照后进生 , 必定听听他们的朗读 , 严格要求 , 严格训练 , 多做示范 。对小学生来说 , 示范就是指导 , 必要时领读 。有时不厌其烦 , 一遍不行 , 两遍;两遍不 , 三遍 。这一点 , 我是从音乐和英语老师那儿学来的 。“一篇课文学完了 , 结果还有的学生不能流畅地读下来 , 这样的课要避免 。”这是张庆老师经常告诫我的话 。张庆老师还常说:“全班学生不把课文读熟 , 你就别开讲 , 先把‘读’这一关过了再说 。白话文 , 真正要讲的 , 很少 。”于是“不把课文读熟不开讲”就成了我阅读教学的一个信条 。
学生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 不仅基本上理解了课文内容 , 即得“意”了 , 而且也得“文”了 , 因为有专家说 , 学生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 课文的规范的语言就基本属于他了 。是呀 , 能读到“其言皆出吾口”的程度 , 能不属于他吗?当然能熟读成诵更好 , “成诵”了 , 语言自然更属于他了 。事实上 , 学生读多了 , 自能成诵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既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 也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 。可惜 ,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 , 有些人没有把这一目标落实好 , 而是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讲解 , 用来做泯灭学生天性、灵性的练习册、练习卷了 。我的一位同事的孩子 , 高考一结束 , 回到家里 , 把读高中所做的一大堆练习册付之以炬 。他望着熊熊的火苗 , 痛哭流涕地说:“三年来 , 我做了一堆垃圾啊!”我听了 , 心中滴血 。
坦率地说 , 我的所有公开课 , “初读”这一环节都不如平时扎实 。公开课上的我 , 不完全等于平时的我 。真正的我 , 在平时的课堂上 。
(三)
品味 , 赏析 。
“旧书不厌百回读” 。书是读出来的 。凡是文质兼美的课文 , 我会细细地去读 。老师读出味儿来 , 才能教出味儿来 。学生读出味儿来 , 才能获得读书的乐趣 , 才能逐渐喜欢读书、会读书 。
初读《圆明园的毁灭》 , 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 甚至觉得课文写得不好;再读 , 有味道了;连读四五遍 , 读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 , 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原因了!首先看它的布局:当中三座大园 , 周围有许多小园 , 作者用了一个“众星拱月”作了形象的概括 。这是从高处看圆明园 , 是“鸟瞰” 。再看它的建筑:走进圆明园 , 那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 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热闹的“买卖街”,也有僻静的“山乡村野”;有根据各地名胜“仿造”的建筑 , 也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想象出来的建筑;既有“民族建筑” , 也有“西洋景观”……有大有小 , 大小相间;有闹有静 , 闹静结合;有仿有创 , 交相辉映;有中有西 , 中西合璧 , 岂不美哉!整个圆明园 , 从布局到建筑 , 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变!艺术求新 , 艺术求变!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我引领学生徜徉其间 , 越品越美 , 品出了“三味”,也品出了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技巧 。
执教《秋天的怀念》,我则引导学生品味描写母亲言行的关键词语 , 从中感受母爱 。儿子摔东西、砸玻璃 , 母亲为什么不制止 , 反而“躲”出去?儿子望着窗外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 , 为什么要把窗户“挡”住?儿子说话态度生硬 , 母亲为什么却“笑”了……这些词语是非抓不可的!“躲”告诉我们母爱是理解!因为母亲知道,儿子需要宣泄 。没有理解 , 就没有真正的爱 , 理解是爱的别名 。“挡”字的背后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母亲的善于体察啊!“自古逢秋悲寂寥”,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看着秋天的树叶刷刷地飘着 , 能不想到自己吗?能不对生活失去信心吗?能不产生轻生的念头吗(史铁生几次想到过自杀)?母爱是什么?是细心的体察 。是真情的呵护 。儿子说话的态度十分不好 , 母亲不但不计较 , 反而笑了 。一个“笑”字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母爱是宽容 。只有母亲才会有这样的襟怀啊!
有的句子也要品 。《秋天的怀念》最后一段描写菊花的句子 , 实际上是写了转变后的史铁生对人生的一种新的认识 。
有的段落也要品 。《荷花》一课是叶圣陶先生为小学生苏州论坛网写的一篇美文 。第二、三、四段有什么不同?第二段是具体地写 , 第三段是概括地写 , 第四段则是写的想象 。只写第二段 , 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写第三段 , 人们对荷花就缺少了具体的感知;不写第四段 , 就少了一种情趣 , 一种意境 。
有的课文还要品篇、品修辞、品写法 , 等等 。不品 , 就少了一种厚度 , 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和魅力 , 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很难得到落实 。但品味的东西不要多 , 多了消化不了 。有的课文也不需要品 , 朗读好了就行了 。朗读好了 , 味儿也就出来了 。
(四)
要把“写”挤进去 。
周一贯先生多年前就指出:在语文课上 , 不能“君子动口不动手” 。写 , 除了片断仿写、造句、笔答某一个问题外 , 还包括写字、抄写词语和课文 。
小学生一定要把字写好 , 写好字是小学生的一个标志性目标 。写字不能“想当然”,要遵循“描红、仿影、临帖”的规律去写 。写字教学要从严要求 , 持之以恒 , 还要让学生接触一些碑帖 , 了解一些书法知识 。我们使用苏教版教材已经十几年了 , 我们的学生的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小学生把字写好了 , 谁都会高兴 , 谁都不会持有异议 。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我重视写字 , 并不只是因为我喜欢写字 。
我十分重视造句和片断仿写 。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安排写的训练 , 要视情况而定 。写一段话显然比写一句话的价值大 , 所以到了高年级 , 我把造句都改为“造段”——写一段话 , 用上要求用来造句的那个词语 。
我教一、二、三年级时 , 很重视抄写课文(不一定是全抄) , 而且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课文的行文格式抄 , 标点也不得马虎 。这样做 , 对他们写作文很有好处 , 他们会逐渐懂得写作文时如何行文 , 如何使用标点符号 。
(五)
教学过程是对话的过程 。
对话教育昭示的是平等、民主、尊重 , 不是表面上的你一言我一语 。
教学艺术是处理教材的艺术加善待学生的艺术 。教学不只是教知识、培养能力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必须有良好的情感的参与 , 包括老师 , 也包括学生 。无“情”的教学是死的 , 学生的学、老师的教 , 都是被动的 , 应付的 。被动 , 哪里会有好的效果?
我走进课堂 , 便“宠辱皆忘”,精神饱满 , 一般情况下是微笑着的 。至少脸不难看 。
走进课堂 , 我的主要是学生 。教材、教法是装在心里的 。我要让每个学生感觉到我在注意他 。上课时 , 我说得最多的是提醒的话、激励的话 。学生在我的目光下(专注的、尊重的、高兴的、激励的、不满的、生气的 , 等等) , 在我的评价与鼓励中,在我的幽默诙谐的话语中 , 精神一般会处于一种亢奋的、专注的状态中 。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氛围的和谐 , 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成效 。
大教无痕 。教育主要靠影响 。学生之所以喜欢我的课 , 喜欢我教的语文 , 除了我能善待他们外 , 还因为我的板书工整、规范;我的讲解深入浅出;我的朗读有声有色;我写的“下水文”富有情趣……
所以 , 老师的语文素养 , 也是教材的一部分 。所以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模板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本文原载于《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7月苏州论坛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