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死亡最好的解释 怎么解释

动画片中的主角离去,电视剧里的英雄牺牲,新闻里也时常播放地震、车祸等灾难,“死亡”正无可避免地冲击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爸爸妈妈,你们也会死吗”“死了的人去了哪里”“人死了会不会再有一个我”……孩子关于“死亡”的提问困惑着不少家长 。作为父母,我们如何解释才能既让孩子理解“死亡”,又不给他们留下心理阴影呢?
不同阶段如何解释死亡
1、3岁以下
3岁以下的儿童通常有分离焦虑,很难理解分离与死亡的区别 。不要告诉你的孩子你的家人要离开,而应该用更具体的事情来描述死亡 。
例如,他已经死了,就代表他不能呼吸、不能吃饭、不能走路或不能笑了,并以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来解释死亡,孩子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当孩子长大后,他们会提出有关死亡的新问题,这时候再深入解释死亡 。
2、3~5岁
一个3-5岁的孩子可能会认为死亡是暂时的 。就像奥特曼和机器人已经失去动力一样,充电就会再次活跃起来 。以一种简单而真诚的方式告诉孩子,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普遍的和不可逆的 。每个人都会体验这个过程,帮助孩子们发泄情绪,抚慰孩子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借助绘本或者动画片、电影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
3、5~9岁
5-9岁的孩子已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的终点,需要给予孩子安抚,鼓励他们寻找身边可信任的人宣泄自己的情绪,参与外部的活动,给予他们心理支持 。
4、9岁以上
【对孩子死亡最好的解释 怎么解释】9岁以上的孩子基本能正视死亡 。父母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解释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告诉孩子们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也能通过捐献器官让其他生命得以延续,死亡并不是完全无意义,告诉孩子生命是美好的,应该珍惜、享受生命 。
父母对待死亡的错误态度
1、“他在睡觉”
这样说的话孩子不仅怀疑死亡,还怀疑睡觉 。睡着了为什么从不醒来?在严重的情况下,他的担忧和怀疑可能会让他开始害怕或抵制睡眠 。
2、“科技发达了人不会死”
当恐惧死亡的时候,有些人想永远活下去 。父母的这种说法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应对死亡问题,而且让他生活在幻想中 。有时候也不得不说这是父母对死亡恐惧的投射 。
3、“什么死呀活呀的,你懂啥?”
这会让孩子的疑虑保持在心中,并让他觉得死亡是一种耻辱或不敢提及的事情 。这应该是非常可怕的,带来不幸 。如果孩子害怕死亡,父母如果这样做会感到更加无助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