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寒露节气有什么习俗

导读:每个节气出现都会让天气变得不一样,而且我们的饮食也开始有所不同,虽然是细微的,但是认真的人肯定能发现,那么寒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都有哪些呢?想知道寒露节气有什么习俗,就来瞧瞧小编对寒露节气的介绍吧 。
寒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寒露节气的特点:寒露节气,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已入秋,而南方开始进入秋季 。寒露节气后,露水会变得更多,气温也会随之降低 。
寒露的风俗:秋钓、登高、吃花糕、饮菊花酒、吃芝麻等 。
寒露节气有什么习俗
登高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 。
赏枫叶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 。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 。
秋钓边
因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
芝麻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 。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
吃花糕
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 。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 。
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 。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
吃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此时的柿子恰好成熟,正是吃柿子的好时候 。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两倍,经常食用有利于补虚、止咳、利肠、除热 。(提醒:空腹食柿子易患胃柿石症,所以最好饭后食用,尽量少食柿皮 。同时也要控制食量,不宜同食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等食物,患有慢性胃炎者、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和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
吃螃蟹
有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 。“九月团脐,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
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通脉滋阴、补益肝肾、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 。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
饮寒露茶
人说“一年之茶在于秋”,在这秋意渐深的天气里,闲下来时捧一杯热茶,暖身又暖心,而寒露节气就该喝一杯寒露茶 。
所谓寒露茶,乃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正秋茶” 。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品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无燥火袭人之扰,既能御寒暖身,又可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 。
【寒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寒露节气有什么习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