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副总裁余成龙不幸去世 大众前董事长去世

9月12日晚间 , 长安汽车公告 , 副总裁余成龙因突发疾病 , 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
这距离余成龙被任命为长安汽车的副总裁还不足两个月 , 而在十几天前的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现场 , 余成龙还发表了“携手共创‘新服务’ , 创新打造‘新体验’”的主旨演讲 。
世事无常 , 且行且珍惜!
图/图虫
刚被提拔的70后博士
资料显示 , 余成龙出生于1973年 , 今年48岁 , 四川自贡人 , 正高级工程师 , 初始学历为研究生 , 重庆大学钢铁冶金专业毕业 , 最高学历为博士研究生 , 重庆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 。
余成龙曾任长安汽车市场部副部长 , 产品策划部副部长 , 海外事业发展部副总经理 , 产品策划部部长 , 党支部书记 , 合资合作部总经理 。
今年7月中旬 , 余成龙刚被长安汽车总裁提名 , 聘任为公司副总裁 。现任长安汽车副总裁 , 战略规划部总经理 , 党支部书记 。按时间算 , 余成龙上任副总裁至今还不足两个月 。
当时与余成龙一起被提拔的还有杨大勇、彭陶等人 。据媒体报道 , 长安汽车内部人士表示 , “这次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刘波等高管年龄‘到点’ , 组织内部新陈代谢 , 选聘一批‘70后’的高管 。”
截至目前 , 余成龙先生持有长安汽车A股限制性股票19.124万股 。以9月10日长安汽车的收盘价19.93元/股计算 , 余成龙持有股票价值381.14万元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余成龙不仅在长安汽车担任副总裁 , 也在长安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南昌市江铃投资有限公司以及长安汽车投资(深圳)有限公司担任董事职务 。
就在前不久的8月25日 , 在2021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 , 余成龙还曾发表演讲 , 透露长安汽车将通过“新服务体系”“新伙伴关系”“新技术赋能”“新产业合作”四大举措 , 助力构建新服务平台 , 为用户带来新体验 。
长安汽车:三年内首次靠卖车赚钱
作为中国汽车四大集团之一 , 长安汽车一直是中国自主品牌代表企业 。
长安汽车拥有159年历史底蕴、37年造车积累 , 全球有14个生产基地 , 33个整车、发动机及变速器工厂 。
2021年5月 , 长安汽车第2000万辆长安品牌汽车下线 , 成为首家突破2000万辆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 。
不过长安汽车却算不上一家很会“赚钱”的车企 。
财报显示 , 2021年上半年 , 长安汽车营业收入567.85亿元 , 同比增长73.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9亿元 , 同比减少33.5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39亿元 , 同比大增128.27% 。
对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滑的情况 , 长安汽车在财报中指出 , 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约42亿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各项主要财务指标中 , “扣非净利润”是相当重要的一项 , 它能够更客观反映出一家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业绩 。
去年就因为这项指标 , 使长安汽车被业界人士戏言“不务正业” 。2020年上半年 , 长安汽车采取了抛售宁德时代股票、出售长安PSA股权、出让长安新能源科技公司增资股权等一系列操作 , 累计获利52.75亿元人民币 。以上所取得的收益 , 都会以“非经常性损益”归入公司的净利润里面 。一旦去掉“非经常性损益” , 去年上半年长安汽车亏损数字高达26.17亿元人民币 。因此 , 长安汽车在去年的扭亏为盈 , 被指含有水分 。
相比之下 , 今年上半年这些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大为减少 。由此 , 今年上半年的扣非净利润 , 真正体现出长安汽车卖车赚钱的能力 。
两大软肋依然存在
就销量来说 , 长安汽车在今年半年自主车企中 , 已经超越吉利 , 成为上半年老大 。
但是否能够在接下来的角力中保持后劲 , 至少有两个方面 , 长安汽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一个方面 , 依然是老大难问题——新能源车板块 。长安汽车其实起步并不比别人晚 , 十年前已经涉足新能源领域 , 但目前已经落后于其他自主品牌车企 。
近几年 , 除了2017年发布“香格里拉”计划 , 2018年成立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直到今年4月份上海车展期间 , 长安宣布将基于自研的EPA2平台打造5款高端电动车 , 并与华为进行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的合作 。其中首款车型为高性能纯电动四驱SUV , 计划今年底或明年初发布 , 并于明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
日前 , 在“2021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 , 他们又宣布了新目标 , 计划到2025年 , 实现长安品牌销量将达到300万辆 , 其中新能源占比达到35%;到2030年 , 销量达450万辆 , 新能源占比达到60% 。可是 , 现实的数据 , 却让人感到压力并不小 。
虽说增幅可以用暴涨形容 , 但这只是与自身相比 , 一旦对比其他主流自主车企纷纷达到翻倍的体量 , 差距可想而知 。
另一方面 , 长安汽车高端化产品的竞争力 , 并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优势 。南都采访人员从长安汽车官方获悉 , 自主版块中 , 仅有极个别车型的顶配版官方指导价超过20万元 , 而其余绝大部分车型售价都集中在10万元左右 。UNI系列虽然被长安汽车定位中高端 , 价格接近20万元 。虽然 , 近两年来 , 平均单车售价上升 , 已经成为中国品牌“向上”的一个标志 。但比起有些单车售价明显提升的品牌 , 新能源产品能够作出重大贡献 , 长安在这方面的差距也显而易见 。
车卖得比别人多 , 赚的钱还是比别人少 , 这就是长安汽车目前的一种生存现状 。
芯片短缺阴霾笼罩
9月8日晚间 , 长安汽车(000625.SZ)发布8月份产销量数据 。
2021年前8月 , 长安汽车销量达154.39万辆 , 同比增长32.49%;自主品牌销量达122.02万辆 , 同比增长38.47%;自主乘用车销量83.84万辆 , 同比增长49.51% 。
单看8月份 , 长安汽车旗下重庆长安销量为6.24万辆 , 同比下滑5.11%;前8月销量为62.9万辆 , 同比增长55.85% 。
而长安马自达8月份销量仅为5456辆 , 同比下滑52.45%;前8月销量为7.58万辆 , 同比下滑4.59% , 这也是长安汽车累计销量唯一下滑的车企 。
对此 , 东方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表示 , 长安8月自主销量同环比下降 , 预计主要受芯片短缺影响 。
9月11日 , 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1年峰会上 ,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余晓晖指出全球正在经历一轮史无前例的“缺芯危机” , 全球汽车累计停产数约为300万辆 , 手机芯片的供货周期也从3个月延长到12个月 。
因汽车芯片短缺 , 大多数车企减产 ,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供需错位的情况 , 自5月份以来 , 我国汽车产销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 。
8月 , 马来西亚疫情让已经短缺近一年的汽车芯片雪上加霜 , 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先后封闭停产 , 业内预计 , 8-9月 , 国内将有高达200万台的整车生产受到影响 。冲击波及全行业所有车企 。
目前 , 市面上主流的畅销车型提车时间都需要一个月以上 , 有的甚至超过一个季度 , 有的经销商甚至已经开始卖起了“展车” , 汽车的终端价格也普遍上涨 。
作为一名芯片行业从业者 , 贾涛从未想过 , 自己会置身于一场如此突如其来且旷日持久的“战争” 。
“以前芯片的订货周期一般是三个季度 , 现在已经延长到一年甚至更久了 。也不知道芯片短缺问题究竟何时才能得到解决 ,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愈演愈烈的“芯荒”难题让贾涛倍感无奈 , 提起来便摇头叹气 。
日前 , 采访人员在北京某长安汽车4S店内看到 , 因为缺少芯片 , 经销商从厂家提不出来车 , 甚至连展车都卖了 。这样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其它品牌的4S店内 。
与此同时 , 流通领域的芯片炒作也愈演愈烈 。有汽车行业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目前现货市场上很多芯片的价格都已经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 一方面产能不够 , 另一方面流通领域囤积居奇 , 经销商和一些企业自己都会囤着 。
9月10日晚间 , 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依法对三家汽车芯片经销企业哄抬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的公告 , 上海锲特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诚胜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誉畅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业 , 因哄抬汽车芯片价格行为被共处250万元人民币罚款 。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 , 今年以来 , 汽车芯片生产商、授权代理商等销售芯片价格上涨幅度为10%-15% , 个别芯片上涨50% 。不过 , 有个别经销企业趁机恶意抢购短缺芯片 , 大幅加价销售 , 哄抬价格 , 牟取高额利润 。
经查 , 上海锲特、上海诚胜、深圳誉畅3家经销企业大幅加价销售部分汽车芯片 , 如进价不到10元的芯片 , 以400多元的高价销售 , 涨幅达40倍 。而在供需平衡交易条件下 , 汽车芯片贸易商的加价率一般为7%-10% 。
今年8月的成都车展期间 , 不少车企高层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为了采购芯片想尽了各种办法 。也有车企高管略显无奈地表示 , 即便价格上涨十几倍 , 大家也都在抢着采购 。
“接下来几个月仍然会出现较大的供应链动荡 。”在本月初进行的2021慕尼黑国际车展期间 ,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但我们预计芯片短缺会逐渐缓解 , 可能2022年逐渐解决 。”
车企的预期 , 则更为悲观 。
戴姆勒、宝马、大众、福特、雷诺等公司的部分公司高管在慕尼黑车展上表示 , 全球半导体短缺问题在2022年可能会持续存在 , 而且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解决 。
戴姆勒公司首席执行官康林松日前表示 , 由于汽车行业对芯片需求飙升 , 导致全球汽车芯片短缺或将持续到2023年 , 但严重程度将逐渐缓解 。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也预计 , 未来6-12个月 , 汽车芯片供应将保持比较紧张的态势 。但他也认为 , 从长远来看 , 汽车芯片供应一定会得到缓解 , 因为汽车行业对芯片制造商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表示 , 由于汽车行业对半导体的需求量很大 , 半导体短缺会在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内持续 。产能提升也需要时间 , 这可能是未来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内都会面临的瓶颈问题 。
此外 , 随着智能汽车以及电动汽车的普及 , 汽车行业对芯片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 , 芯片短缺或将进一步加剧 。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左茂轩、杜巧梅)、南方都市报(采访人员 梁罗喆)、长江商报、e公司、每日经济新闻
【长安汽车副总裁余成龙不幸去世 大众前董事长去世】本期编辑:王婷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