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首辅周延儒个人资料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简介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 , 明熹宗朱由校驾崩 , 弟弟朱由检继位 , 是为崇祯皇帝 。当时的明朝面临着极其严重的统治危机 , 官场黑暗、吏治腐败 , 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 农民起义更是此伏彼起 。后金的不断袭扰更是雪上加霜 , 这一切都压在了年仅17岁的崇祯皇帝身上 。
崇祯皇帝决心一扫阴霾 , 清理阉党 , 诛杀魏忠贤 , 并大力选拔人才 。这时 , 一个人进入了崇祯皇帝的视野中 , 此人就是被崇祯皇帝称为“百年才出一个”的周延儒 。周延儒 , 字玉绳 , 号挹斋 , 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城镇)人 , 自幼聪慧 , 于万历四十一年参加京城会试 , 拔得头筹 , 成会元 。一个月后 , 周延儒参加殿试 , 再夺状元 , 对于年仅21岁的周延儒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 甚至可以说是天才 。
中了状元后 , 周延儒被授予翰林院修撰 , 不久来到南京负责管理南京翰林院 。于是 , 崇祯皇帝即位后 , 周延儒被召入京 , 授予升任礼部右侍郎 。地位变了 , 周延儒有了更多的想法 , 《明史》记载 , “性警敏 , 善伺意指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周延儒善于察言观色 , 揣摩圣意更是超一流 。
崇祯元年的冬天 , 锦州边防军出现了哗变 , 袁崇焕负责查问原因 , 得知是军官克扣军饷造成的 。袁崇焕的意见是奏请崇祯皇帝立即派发军饷 , 崇祯召集大臣们商议 , 大臣们一致赞同立即补发军饷 。大臣们各抒己见后 , 崇祯皇帝一言不发 , 这时周延儒像猎犬一直嗅出了不一样的气味 , 他开始发言了 , “朝庭设立边防 , 旨在防御敌兵 。不想 , 如今敌兵未犯 , 边防先乱 。宁远哗变 , 连忙发饷 , 锦州哗变 , 又急忙给饷 , 倘若各处边关都来效仿 , 该当如何是好呢?”
周延儒一说完 , 崇祯内心大喜 , 两人关系日渐紧密 。崇祯二年 , 周延儒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 , 参与机务 。崇祯三年二月 , 周延儒又加太子太保 , 升文渊阁大学士 。同年九月 , 周延儒成为首辅 , 年仅37岁 。如此快的晋升速度 , 实属罕见 。由于在对待东林党问题上 , 周延儒和温体仁产生了矛盾 , 结果斗争失败 , 于崇祯六年六月告病还乡 。
崇祯十四年 , 周延儒被崇祯皇帝重新起用为首辅 ,  “朕以天下听先生 。”可周延儒毕竟不是匡扶朝政力挽狂澜的奇才 , 因在督军时消极怠战和谎报战功 , 结果被再次罢免 。再后来 , 周延儒眼牵连到吴昌时贪污案 , 结果被赐自尽 , 终年51岁 。
【内阁首辅周延儒个人资料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简介】参考资料:《状元首辅周延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