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的父亲 赵奢是谁的儿子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谁的儿子)
战国有四大名将 , 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
但是战国时期的名将 , 远远不止这四位 , 他们四位之所以能并称 , 还是得益于《千字文》 , 其中有这么一句话:

起翦颇牧 , 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 , 驰誉丹青 。
如果细细数来 , 战国时期的名将还有田单、乐毅、匡章等等 , 当然也包括马服君赵奢 。
或许他的名气并不怎么想 , 不过他的儿子却几乎是家喻户晓 , 纸上谈兵的赵括便是他的儿子 , 说来也很无耐 , 现在人提起来赵奢来 , 总会说他是赵括的老爹 , 好似他是因为儿子才有名的 。
可是在战国时期 , 人们称呼赵括时 , 总会说他是赵奢的儿子 , 赵括后来能统领赵国几十万大军 , 也是因为赵奢的名气 。
不然任凭赵王再昏庸 , 又怎么会把家底交给赵括?
不过赵括也确实不给力 , 本来吧 , 他是有机会成为名将的 , 如果他的对手不是白起的话 , 想想也是 , 和白起同一时代 , 那不是赵括一个人的悲哀 , 而几乎是所有将军的悲哀 。
就好比篮球界的乔丹一样 , 同他一个时代 , 任凭其他的球员再优秀 , 在乔丹面前终究会黯然无光 。

所以 , 不是自己不够强大 , 只是对手太优秀 , 赵括就是这样一个悲催的人儿 , 即便是他的老爹赵奢对上白起 , 也几乎没有胜算 , 所以赵括只能认命 。
赵奢其实也很强 , 如果评选出战国十大名将的话 , 赵奢一定有一席之地 。
这般说 , 或许会有人立即跳出来质疑 , 认为赵括父亲赵奢只打赢过秦国一次 , 为何却能炫耀一辈子 , 并且还被称为名将呢?
这是因为对秦国的这一战 , 打出了赵奢的真实水平 , 我们一起来看 。
二、
赵奢 , 战国时期赵国人 。
起初他并不是一位武将 , 而是一位文官 , 他的职务是征收田租的官吏 , 虽然这工作看起来很没有水平 , 但赵奢却做得很是起劲 , 秉承着一颗公平公正的心 , 为赵国征收租税 。
当时赵国除了赵王之外 , 还有一个非常难惹的主 , 此人便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 。
赵胜在赵国的权势也很大 , 可以说 , 仗着手下的门客之多 , 连赵王都得忍让三分 , 可偏偏巧的是 , 赵胜的土地偏偏是处于赵奢征收租税的“势力范围” 。
赵奢去向平原君收租 , 平原君的家臣根本不把赵奢放在眼里 , 更不愿缴纳租税 , 赵奢倒也不客气 , 直接斩了平原君家里九个管事的人 。

打狗还得看主人呢 , 赵奢此举明显是在打赵胜的脸 。
赵胜不能忍 , 他仗着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 愣是要杀了赵奢 , 赵奢不卑不亢 , 对平原君说:
君於赵为贵公子 , 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 法削则国弱 , 国弱则诸侯加兵 , 诸侯加兵是无赵也 , 君安得有此富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意思就是说 , 你是赵国的贵公子 , 不带头守法 , 就会降低法令的公信度 , 从而使赵国衰落 , 甚至还会让赵国灭亡 , 但是你要是带头守法 , 那么赵国就会昌盛 , 你的地位才会稳固 。
赵胜觉得这个人有点才能 , 于是就把推荐给了赵王 , 赵王直接让赵奢负责全国的赋税征收工作 , 一时间国库充实 。
三、
身为文官的赵奢究竟是什么时候又为何去带兵打仗的 , 这个已经没有具体的史料来回答了 , 想来是因为赵奢觉得自己更适合做将军 , 于是便请求赵王让自己带兵打仗试试 。
赵奢一生可不是就打了一次仗 , 历史上记载的除了对秦国的那次大战之外 , 还有一次对齐国的小战 , 历史上称之为麦丘之战 。

《史记·赵世家》中对这次战争仅仅只有寥寥数语:
十九年 , 赵奢将 , 攻齐麦丘 , 取之 。
或许正是因为这次战争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 亦或者赵奢这老小子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把麦丘给拿下了 。
而后来赵王敢让赵奢去攻打秦国 , 也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 , 而是确确实实在赵奢身上“闻”到了一点名将的气息 。
既然如此 , 我们就来说说让赵奢一战成名的这次大战——阏与之战 。
四、
公元前270年 , 秦国进攻韩国 , 军队驻扎在阏与 , 韩国不敌 , 向赵国求救 。
对于该不该救援 , 赵王先征求了两位位大将的意见 , 他们分别是廉颇、乐乘 。
廉颇的意见是不救 , 原因是阏与距离赵国太远 , 并且道路非常难走 , 去救不划算 , 廉颇本来都是善于防守的将军 , 让他进攻还是比较难的 , 这番建议也在情理之中 。
乐乘的意思和廉颇一样 。

但赵王实在是太想打这场仗了 , 于是他又去征求赵奢的意见 , 赵奢明白 , 赵王想打这场仗 , 而他经过仔细考虑之后 , 对赵王这样说道:
其道远险狭 , 譬之犹两鼠于穴中 , 将勇者胜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现在的话来说 , 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 还别说 , 赵奢的这种军事思想 , 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 单单就凭这句话 , 说他是名将都不亏 。
赵奢的话正好说到了赵王的心里 , 于是赵王就让赵奢为将带兵赶往阏与 。
五、
赵奢出兵之后 , 就给秦军制造了一个坚守不出的假象 , 甚至赵奢好吃好喝招待了秦军的间谍 , 更是表明了没有要救援韩国的意思 。
等到秦国间谍走了之后 , 赵奢立即让士兵轻装上阵赶往阏与 , 之后又在属下的建议下占据了有利的高处地形 。

等到秦国人反应过来的时候 , 天时地利已失 , 赵军从高处俯冲而下冲击秦军 , 而阏与的守军也出城配合 , 在两面夹击之下 , 秦军死伤逃散过半 , 大败而归 。
阏与之战以赵奢一方完胜而告终 。
赵王觉得赵奢真是给自己长脸 , 那自己的封赏也不能少 , 于是便将赵奢封为了马服君 , 而赵括被称为马服子原因也是因为沾了老爹的光 。
六、
而在这次大战之后 , 赵奢在史书中也没有了记载 , 至少来说 , 应该也没有打过什么像样的大仗了 , 那么赵奢在做什么呢?
应该是在写兵书 。
长平之战中 , 当赵王决定要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时 , 丞相蔺相如表示反对 , 蔺相如这般说道: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 , 不知和变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这句话中 , 我们便能推断出 , 赵奢写出了兵书 , 这事蔺相如知道 , 赵括更是看过 , 至于他写的兵书去哪了 , 应该是赵括带着兵书去打长平之战后 , 便失传了 。

【赵括的父亲 赵奢是谁的儿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