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探测冥王星的探测器 美国冥王星探测器走了多少年

核心提示:终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点49分,它飞到了距冥王星最近的距离,最新的照片是这样的,冥王星上居然有个大大的心形,这是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 。参考消息网9月1日报道 美媒称,今年7月完成...
终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点49分,它飞到了距冥王星最近的距离,最新的照片是这样的,冥王星上居然有个大大的心形,这是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 。
参考消息网9月1日报道 美媒称,今年7月完成史无前例的飞掠冥王星任务的美国航天局(NASA)“新视野”号探测器又有了一个新目标:一块名为“2014 MU69”的直径48公里的大冰块,其轨道距离冥王星约16亿公里 。
【第一个探测冥王星的探测器 美国冥王星探测器走了多少年】美国沃克斯网站8月29日报道,科学家一直计划让“新视野”号访问柯伊伯带(位于海王星轨道外,由岩石和冰块构成的云状带)的另一个天体 。今天,NASA宣布,负责“新视野”号任务的科学家选择了“2014 MU69”天体来替代之前考虑过的柯伊伯带一个体型较小的名为“2014 PN70”的天体 。
目前,这一任务仍需得到NASA的正式批准,不过所有迹象均表明该任务已成定局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探测器将在2019年1月到达这一遥远的目的地 。
“新视野”号为何会访问柯伊伯带天体?
很多人都认为冥王星位于太阳系最边缘 。然而实际上,它只是数千个柯伊伯带天体中最大的天体之一 。早在“新视野”号任务初始,NASA就计划让“新视野”号在造访冥王星后飞掠另一个柯伊伯带天体 。它在起航时也携带了足够的燃料来完成任务 。过去数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使用哈勃望远镜来物色合适的对象 。
那么为何要探访两个柯伊伯带天体呢?主要原因是我们对柯伊伯带知之甚少 。同时,探索柯伊伯带天体的构成或许能让我们了解很多关于太阳系起源的信息 。
柯伊伯带在46亿年前形成,与地球和其他行星同时诞生 。然而,不知为何,就在地球不断膨胀之时,冥王星的体积却不再增长 。此外,它还和柯伊伯带的许多天体一道,距离太阳越来越远 。
这就意味着,它们或许可被看做是保存着太阳系诞生之初情形的冻结时间胶囊 。如今,我们已对柯伊伯带中一些最小的天体(如有着极度椭圆形轨道的彗星,有时可接近地球)和最大的天体之一(冥王星)进行了研究 。早在探测器飞掠冥王星之前,“新视野”号任务的首席研究员艾伦·斯特恩就曾说:“造访‘2014 MU69’这样中等大小的天体能帮助我们完善对柯伊伯带的了解 。”
为了接近新目标,负责该任务的科学家将在今年10月远程指挥“新视野”号点燃推进器,并适当调整其轨道,指引它沿着正确的路线行进 。2019年当它飞掠这一柯伊伯带天体时,将会对该天体进行拍照,并收集其他科学数据,之后一并发回地球 。此后,“新视野”号将朝着太阳系外漫无目的地独自飞行,直到本世纪30年代的某个时刻,“新视野”号动力燃尽,其宇宙探索生涯也将画上句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