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百度百科 唐朝马周的后代

马周(601年-648年),字宾王,清河茌平(今山东茌平县茌平镇)人 。唐朝宰相,屡次直言进谏,对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简介
马周小时候是孤儿,家境贫寒 。喜好学习,落拓不为州里尊敬 。武德年间,补任博州助教 。离职游学长安,寄住中郎将常何家中 。贞观五年(631年),上书谏言有功,拜门下省值班侍奉,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谏议大夫 。接续郑国公魏征的风骨,屡次直言进谏,匡正朝政得失,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后迁中书侍郎、中书令、太子右庶子、代理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等一系列重要职务,深得唐太宗爱重 。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逝世,终年四十八岁,追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唐高宗即位后,追赠尚书右仆射、高唐县开国公,配享高宗庙庭 。
存世作品有《上太宗疏》、《陈时政疏》、《请劝赏疏》、《谏公主昼婚疏》和《请简择县令疏》五篇文章,还有《句》和《凌朝浮江旅思》两篇诗作 。
历史评价
李世民:①鸾凤凌云,必资羽翼 。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②马周对事情分析十分快捷,忠贞端正,对人的批评从不忌讳,每次派他办事,多使我满意 。他既献出全部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要切实借助于此人,共同办好当前政事 。
刘昫:①马周有好的机遇,天性深沉,启发君主的谈论精微,树立忠诚源于孝道,见识深广,气度高远 。《诗》上说:“嘉乐君子,显显令德 。”可惜他中年逝世,不再留下什么 。②好马遇到造父,就能日行千里 。英明君主求取贤臣,不拘泥于高低贵贱 。马周徒步西行,一朝遇见太宗,登上宰相的荣位 。
轶事典故
以图购宅
当初,皇上对马周非常礼遇,马周很自负 。任御史时,派人按图购买宅第,众人因他以书生起家,一向没有财产,都私下讥笑 。有一天,报告说有好房,价值两百万,马周立刻告诉皇上,皇上下诏有关部门送给所需的钱,并赐给奴婢器物,到这时人们才明白 。
屡改弊政
品官旧服只有黄紫色,于是规定三品官穿紫色官服,四品五品穿红色,六品七品穿绿色,八品九品穿青色;城门由左边进,右边出;快马从驿道传达警报急务;收纳居住人的地租;宿卫大小都轮流值班;截短驿马的尾巴;城门、卫舍、守捉士,每月分散安置到各县,各取其中之一,用来防止他们有过失 。这些都是马周的建议 。先前,京城各街每到早晨黄昏,派人传呼以警戒众人 。马周于是奏请在各街设置鼓,每天击鼓来警戒众人,命令停止传呼,民间叫“冬冬鼓”,当时人们感到很方便,太宗更加赏识慰劳 。
【马周百度百科 唐朝马周的后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