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按照隆中对能不能一统天下 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的策略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
“隆中对”一方面对天下形势进行了分析,从刘备集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待各个割据势力的态度:反抗一代奸雄曹操,联合孙权,图谋刘表和刘璋,从而规划出了曹、孙、刘三足鼎立的战略前景 。另一方面指出了三足鼎立后,天下有变,进一步北伐中原、中兴汉室的战略目标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来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确实对刘备集团的成长壮大,乃至蜀汉立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
“隆中对”是否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刘备集团的所有战略问题?没有 。
首先,它重要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所以才有了后来张松和庞统的“益州对”和法正的“汉中对” 。“益州对”解决的是怎么取川的问题,“汉中对”解决的是怎么取汉中的问题 。
其次,它是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对于目前坐困新野的刘备集团而言只能是“画饼充饥”,目前刘备集团重要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壮大自己的实力,怎么摆脱刘表的控制 。
再次,“隆中对”本身最大的战略缺陷在于忽略了孙吴集团的利益要求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与益州有三峡天险阻隔,交通不便 。益州地形是四川盆地、荆州地形以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为主,荆益两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理单元 。荆州却控制长江航运,对下游有泰山压顶之势,孙吴集团更需要荆州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更何况孙氏立足江东已久,也有实力夺取荆州 。
那么刘备是否不折不扣地按照“隆中对”的规划进行战略决策?没有 。
特别是在处理与孙吴集团的关系上,例如:赤壁战前,刘备兵败当阳,欲奔苍梧,投奔苍梧太守吴巨,原无联吴之意,是鲁肃赶到长阪,与诸葛亮力主孙刘联合抗曹 。备转道夏口后,仍举棋不定,直到两个月后的十月,亮不得不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亮去后,备疑虑万分,以至于“亮诣吴未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旧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反映出备很缺乏联合孙吴的自信 。
【如果刘备按照隆中对能不能一统天下 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的策略】又比如:刘备称帝后,不顾重臣反对,贸然发动了“夷陵之战”,此役使蜀汉元气大伤,最后造成了诸葛亮“隆中对”中“北伐中原,光复汉室”的第二步战略构想成为泡影 。在正史中找不到诸葛亮对于刘备的规劝,但可以肯定的是诸葛亮是不同意刘备东伐孙吴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