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与唐武宗 唐高宗时期的大臣

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 。他的生母郑氏是原浙西观察使李锜家中的一个小妾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一起来看看吧!
其后李锜作乱被朝廷处死 , 郑氏就随同李锜的家眷们没入掖庭为奴 。当时宪宗的贵妃郭氏看中了她 , 便把郑氏从掖庭调到自己身边充任侍女 。
郑氏天生丽质 , 不久之后唐宪宗所宠幸 , 从一个一般的宫女成为了后宫的妃嫔 。宪宗元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 , 郑氏在大明宫生下了儿子李怡 , 这就是后来的唐宣宗 。
长庆元年三月 , 继承了宪宗皇位的唐穆宗封李怡为“光王” , 此后他就向来以亲王的身份住在十六宅中 。
和其他的皇子不大一样 , 光王李怡从小在智力方面就有些缺陷 , 而且为人沉默寡言 , 不善与人交谈 。由于这种情况 , 所以他在当时成为了对皇位最没有威胁的一位亲王 。
之后的敬、文、武三位皇帝都是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了皇位 , 李怡就自然而然成了三代天子的皇叔 。李怡虽是皇叔 , 是他们的长辈 , 但从来没有受到过这几位侄子的尊重 。
武宗在位之时还一度怀疑光王的沉默寡言和那种与世无争的态度都是有意装出来的 , 本来内心深处有着不可告人的谜团 。为了彻底消除光王对自己的威胁 , 唐武宗偷偷命宦官将光王幽禁起来 , 并把他沉于宫厕之中 。
宦官们十分同情光王 , 就对皇帝说:“光王不应被沉于厕中 , 还不如就此将他杀死吧 。”唐武宗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 , 便允许了他们的做法 。其后这些宦官将光王挽救出来 , 并谜团地供养起来 , 并对上谎称光王已死 , 这样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
据说为了远离纷争 , 菜叶网 , 李怡选择了出家为僧 , 自此之后他就离开长安 , 向来在江湖之中游荡 。但这件事是否属实也还存在着巨大的争论 。
唐武宗英年早逝 , 死时长子也惟独几岁 , 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幼童 。在这种情况下 , 光王李怡慢慢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
在宦官们看来 , 光王李怡是个憨痴之人 , 即位之后肯定是受人摆布 , 无所当作的 。如果拥立他当上了皇帝 , 那日后的天下就如同自己的一样了 。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三月二十日 , 朝廷向天下人宣布了唐武宗的遗诏:武宗的皇子年龄太小 , 而光王李怡贤德 , 可立为皇太叔 , 在正式即位之前代领国事 。遗诏发布后的第二天 , 已经被立为皇太叔的光王李怡在少阳院接见了文武百官 。
在之后的日子里 , 皇太叔李忱开始代病重的唐武宗处理政事 , 而他举手投足见表现的自信和果敢和之前木讷呆滞的光王简直判若两人 , 积压了数月的政务在他的手中都迎刃而解 。
李忱的出色表现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 他们甚至不知他们该为此时高兴还是担忧 。无论怎么 , 李忱还是在重重妨碍下名正言顺地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 。
唐宣宗登基之后不久便尊称其母郑氏为皇太后 , 并将她安置在自己的出生地——大明宫 , 朝夕伺侯 , 丝毫不敢怠慢 。
【唐宣宗与唐武宗 唐高宗时期的大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