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如果不杀魏忠贤

徐应元,原信王府太监 。当朱由检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开始伺候这位主子爷了 。可以说他是看着朱由检长大的,深知这位主子爷的脾气 。就在魏忠贤企图以检讨书蒙混过关的时候,他及时发出了预警 。
这是最终的时刻,也是最关键的时刻,所谓雷霆雨露莫非王恩,您可千万别看走眼了 。
如何办?凉拌!赶快称病走人吧……走快了,还能全身而退;要走慢了,您老人家也就别走了 。
魏忠贤还在犹豫 。他还想写检讨书,还想以最小的代价以图自保 。
到底如何办,您老人家回府自个儿慢慢琢磨,出了这个门,千万别说你来过我这儿 。
不至于吧?
不至于?我告您,就这世道,也就我徐某人还有古道热肠,还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多少人现在是上赶着插朋友两刀啊 。要不信您往这大明的官场走走,还有第二家府第为您洞开大门吗?出了这门您也就孤孤单单一个人往回奔吧!
徐应元说的没错,现在整个大明官场那是处处鸦雀无声、人人关门谢客 。魏忠贤形单影只地在长安街上一路狂奔,路人避之唯恐不及 。一切都结束了,人生也就这样了 。谁说风景总是在远方?远方无风景,远方是荆棘遍地的陷阱 。世事变幻莫测、繁华转眼成空,魏忠贤收拾旧行囊,倦鸟思归地跪在朱由检面前,提出了告老还乡的请求 。
朱由检闭上眼睛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这个老东西,现在开始思退了 。
给不给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退一步会不会放虎归山?
朱由检:你真想还乡?
魏忠贤:是 。
朱由检:你一个太监,还什么乡?!
魏忠贤:……
朱由检:你恶事做尽,还了乡,以后死了还能进祖坟吗?
魏忠贤:请求皇上给魏某指一条生路 。
朱由检:这样吧,你到凤阳去看管我们朱家的祖坟吧 。这辈子,就别再回宫里了 。
魏忠贤整个人趴在地上,半天起不来:谢主隆恩!
两天以后,明白过来的朱由检愤慨地出手了:徐应元被贬到显陵去当差,紧接着魏忠贤被勒令必须在十一月初一离开北京火速前往凤阳祖陵 。朱由检还为此专门下了一道谕旨,严辞呵斥魏忠贤:朕思忠贤等不止窥攘名器、紊乱刑章,将我祖宗蓄积贮库、传国奇珍异宝、金银等朋比侵盗几空;本当寸磔,念梓宫(先帝棺材)在殡,姑置凤阳 。(客、魏)二犯家产,籍没入官 。其冒滥宗戚倶烟瘴永戍 。朱由检还下令,把魏忠贤的生祠全都拆了,折价变卖资助辽饷 。
本当寸磔……本当寸磔……魏忠贤蓦地觉得朱由检有些过了 。当作先帝爷力保的人,朱由检不给我面子那就是不给先帝爷面子啊 。什么以孝治天下,说到底人人都是心藏大恶 。魏忠贤在万历十七年自阉后入宫,见识了宫中的人事春秋,领会了人心的最黑暗、最无耻处,知道高手过招,讲究的就是以势易势 。魏忠贤的势是什么,朱由检的势是什么,这都是要火拼以后才知道结果的 。如今,火拼尚未开始,朱由检就来了个黑虎掏心,也太不把他魏某人放在眼里了 。
魏忠贤出手了 。这是迟到的出手,也是最具有挑衅意味的出手 。拜托,在庙堂混,大家都要讲面子的 。你是皇帝了不起啊?我是太监头子我怕谁?乞丐急了抱成团,太监急了也不朦胧!
魏忠贤出京了,浩浩荡荡地出京了 。北京紫禁城里上万名太监如丧考妣,匍匐在地号啕大哭;一千多个卫队随从全副武装、鸣锣开道,魏忠贤面无表情地坐在轿子里高昂着头,脸色铁青铁青的;身后,四十辆大车拉着他的全部身家徐徐地碾过长安街 。北京城当时看魏忠贤出京的几乎占了这个城市的一半人口 。有野史说那一天一共走失小孩十三名,发生偷盗事件六十五起,一百六十八名妇女受到性骚扰,二千三百七十六名失意男子被河东狮吼 。
固然这还不是最严峻的 。最严峻的结果是有一个人动怒了 。
这个人就是朱由检 。
如此的“籍没入官”?我大明朝的官员为何执法尺度就这么宽呢?
如此的浩浩荡荡,他魏忠贤不仅是在打我的脸,而且是在打大明朝的脸啊 。
我的脸可以不要,大明朝的脸不能不要 。
曾经有一个本当寸磔的人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寸磔他,直到他溜走的时候我才懊悔莫及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苍能给我再选择一次的机会,我要说:魏忠贤,我寸磔你;如果一定要在寸磔前面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翼是——即将!
十一月初六,魏忠贤庞大的队伍走到阜城县南关的时候,朱由检的谕旨已经是如影随形地跟到了:……岂巨恶不思自改,辄敢将畜亡命,自带凶刃,环拥随护,势若叛然 。朕心甚恶……但是,菜叶网,朱由检终究没有等到寸磔魏忠贤的机会,魏忠贤抢先一步自缢了 。尽管在此后的岁月里朱由检寸磔过袁崇焕等人,但没有机会寸磔魏忠贤,竟成了他平生的隐痛 。
▌摘自书籍《大明朝的死弯儿》 摇滚江山(著)
【崇祯皇帝如果不杀魏忠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