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对初汉三杰的评价 汉初三杰谁功劳最大

“汉初三杰”分别是萧何、韩信、张良 , 他们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功劳最大 , 可是在最后的封功中 , 排名却差了很多 , 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
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前一直都是游走这各方战场上 , 而张良、萧何、韩信他们三人所熟悉的领域各不相同 , 首先萧何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 , 所以在军中各项事务以及后勤的管理是不能缺少萧何的 , 然后是韩信 。
大家都知道韩信是难得的将才 , 他在带兵打仗方面有非常强的能力 , 而这张良素有小诸葛之称 , 他十分善于谋略 , 所以这三人合力成为了刘邦最强的左膀右臂 , 他们也为立邦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 可是如此匹配的三人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排名差别呢?
有关汉朝的历史记载 , 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对所有跟随他建立汉朝的大臣进行了封功仪式 , 这次仪式总共有一百四十五位开国大臣被封 , 而萧何、张良、韩信他们三个人都被封为了汉朝最高爵位侯爵 。
分别是酂文终侯、留侯、淮阴侯 。看起来他们三人都是侯爵 , 位分也都为爵位 , 可是他们在排名上却差了很多 。
萧何是第一位 , 韩信是第二十一位 , 而这张良却排在了62位 , 很显然这张良的排位这一百四十五为开国大臣中并不算靠前了啊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萧何究竟是何许人物 , 他在汉朝建立中到底做了些什么 , 他何德何能排在这145位的第一位?得知这个排名后很多大臣都不满意 , 他们认为萧何说白了就是一个管后勤的 , 他有什么资格排第一 。
他们这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难道功劳比不过他 , 刘邦听了他们说的这些之后十分恼火 , 他对呵斥到为何后勤就不是功劳 , 要是没有后勤支撑前方的战士根本就支撑不了多久 , 还在此次讲话中发表了自己的功人功狗论 , 听了刘邦的一番话大臣们纷纷哑口无言 。
再来看着韩信 , 大家都知道这韩信的武功有多强 , 他可是楚汉战争中唯一能与项羽抗衡的人 , 而韩信得到二十一的排名最大原因就是他自身狂妄自大 , 并且还对刘邦产生过叛逆之心 , 当初刘邦为了劝动韩信出战项羽 , 所以就答应他战胜了就封他为齐王 。
可是楚汉战争结束之后 , 刘邦就将韩信迁到了江南做楚王 , 但是韩信对这个结果十分不满意 , 于是就起了造反之心 , 可是后来韩信造反没有成功 , 还被刘邦削去了他的王位 , 排名也因此往后推了许多 。
而这被称为小诸葛的张良为何如此靠后呢?这就怪张良实在太过聪明了 , 在楚汉战争之时 , 张良在后方为刘邦出谋划策 , 可是后来刘邦胜利了建立大汉朝 , 而汉朝为开国第一朝所以更加注重天下政务的处理 , 所以逐渐的就弱化了谋略的作用 。
所以在刘邦眼里作为谋士的张良作用就小了许多 , 并且面对如此聪明的张良 , 刘邦心里产生了不少的顾忌 , 也就是他对善于谋略的张良已经逐渐产生了芥蒂 , 所以他会最大限度地削弱他的权利 , 以此来制约他的发展 。
明朝也有一位开国大臣与张良有着同样的遭遇 , 他就是被称为“前知五百年 , 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 。
【刘邦对初汉三杰的评价 汉初三杰谁功劳最大】他曾是朱元璋身边的第一谋士 , 可是后来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他的功劳就被弱化了 , 而且刘伯温最后还没有被封为伯爵 , 这样一看他还不如刘邦对张良的待遇呢 。
总结:刘备对萧何、韩信、张良的安排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自己的王位是否有利 , 我们都知道刘邦是一个十分狡猾的人 , 所以他对任何人的安排都不可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
他走的每一步路都是经过多番思考后的选择 , 所以他对他们的安排是权衡利弊之后最好的选择 , 事实也证明了刘邦的决定是正确的 , 他用自己的方式开启了长达400多年统治的汉朝 , 所以可见刘邦的谋略也不是普通人所能比较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