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逐人来李持正阅读答案

李持正,字季秉,莆田(今属福建)人 。少与叔伯辈的李宗师驰名太学,号大小李 。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知德庆、南剑、潮阳 。事迹见《莆阳文献传》卷一五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乐府有《明月逐人来》词,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 。持正又作《人月圆》令,尤脍炙人口 。近时以为王都尉作,非也 。”存词二首 。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持正的《明月逐人来》,一起来看看吧!
明月逐人来
李持正〔宋代〕
星河明淡,春来深浅 。红莲正、满城开遍 。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 。皓月随人近远 。
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 。东风静、珠帘不卷 。玉辇将归,云外闻弦管 。认得宫花影转 。
词采取由远而近的写法,从天空景象和季节入手 。“星河明淡”二句,上句写夜空,下句写季节 。上元之夜,明月正圆,故“星河”(银河)显得明淡 。此时春虽至,但余寒犹存,时有反复,故春意忽深忽浅 。这二句写出了元夕的自然季候特征 。
“红莲”这一句转入写灯,这一句“开”字从莲花自身生出,花与灯两种意思相关,这种手法写给人以快乐的美感 。
“禁街行乐”二句,写京城观灯者之众,场面之热闹 。元宵夜,老百姓几乎全部走到街头,去行乐看热闹,以致于弄得到处灰尘滚滚;而仕女们的兰麝细香,却不时扑入鼻中,使人欲醉 。“暗尘香拂面”句,兼从苏味道诗与周邦彦词化出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云:“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词云:“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作者把苏诗与周词意思糅为一句,这样一来加大了句子的容量,也正因如此词意的酣畅则有所逊色 。“皓月随人近远”句,即化自苏诗的“明月逐人来” 。此时作者把视线移向天上,只见一轮皓月,似多情的伴侣,“随人近远” 。明月随人这种现象,常人亦有所感觉,但经作者灌入主观感情,饰以新巧之笔,便见不凡 。苏东坡读到这句时曾说:“好个‘皓月随人近远’!”大概就是欣赏它笔意之妙 。它与上句“暗尘香拂面”结合起来,写出兼有人间天上之美的元夕之夜 。上片用此句结束,使词境有所开拓、对比,确是成功的一笔 。
下片又笔锋一转写灯节的热闹 。而笔墨着重于描写君王的游赏 。“天半鳌山”三句,旨写皇帝坐御楼上看灯 。譬如《东京梦华寻》载:“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 。”《东京梦华录》“大内”一节云:“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镌楼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栋,峻角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悉用朱红杈子 。”皇帝坐楼上看到,鳌山上千万盏的彩灯,璀璨辉煌,使他感到十分悦目赏心,故曰“光动凤楼两观” 。宋代皇帝一般是垂下帘子来观灯的,例如《东京梦华录》又云:“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 。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 。”“东风静、朱帘不卷”句,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而有了“东风静”三字,则自然与人事相交融的境界全部体现出来了 。
“玉辇将归”三句,写皇帝御驾回宫 。《东京梦华录》又云:“至三鼓,楼上以小红纱灯球缘索而至半空,都人皆知车驾返内矣 。”这时候,楼上乐队高声吹奏管弦 。鼎沸乐声,仿佛从云外传来 。这就是“玉辇将归,云外闻弦管”的意思 。“认得宫花影转”,这句话是说臣僚跟着皇帝回去 。正像《东京梦华录》“驾回仪卫”节说:“驾回则御裹小帽,簪花乘马,前后从驾臣僚,百司仪马,悉赐花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皇帝回宫时,臣僚们帽上簪着宫花,因而彩灯映照下,花影也就跟着转动了 。这样写臣僚跟着归去,是很生动的 。此风至南宋犹存 。
观灯一事自古就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情怀温柔,将元宵盛景化繁为简,从细微之处见盛大 。写星河,写莲灯,写禁街,写尘埃,写明月:只是一些常见的事物,却写得氰氲烟生,颇有韵味 。
【明月逐人来李持正阅读答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