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简介与历史典故 屈原属什么生肖

屈原属什么生肖(屈原简介与历史典故)
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
【屈原简介与历史典故 屈原属什么生肖】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屈原的历史典故,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苏州论坛网

屈原的历史典故(一):众口铄金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当时担任“左徒”的官职,但是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 。他主张联合东方的大国齐国,共同抗秦 。
昏庸的楚怀王,不听忠告,反而偏信谗言,疏远屈原,并向秦国妥协 。结果连连上了秦国的当,怀王最后终于死在秦国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横继位为顷襄王 。顷襄王像他父亲一样糊涂,竟把屈原赶出郢都,放逐到长江以南的沅、湘和洞庭湖一带 。
屈原始终热爱他的祖国,在被疏远、遭打击,以至被流放的苦痛年月中,无时不关心着人民的生活,无时不怀念着国都郢都 。他写的《九章》等不朽的诗篇,充满了悲愤和热烈的爱国之情 。《九章》共包括九篇,其中的《惜诵》,一般都列为第一篇 。

《惜诵》,据专家考证,是屈原劝楚怀王联齐抗秦而被谗去职时写的 。“惜诵”二字,据说是“不愿随便歌颂”的意思 。诗中有一节假托在梦中和大神谈话来表达自己始终不变的忠诚 。诗的大意说:“我曾在梦里企图登天,无奈既没有路也找不到船 。请大神帮帮忙吧 。可是他说,理想虽好实行困难!难道我的理想将永远被认为危险而无法实现?
在屈原的《惜诵》原文中,有一句“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后来也成为一句成语,即“众口铄金” 。这句成语的“众口”却变为舆论的意思,形容舆论的力量很大,即使最坚硬的金石也要被消毁 。

屈原的历史典故(二):屈原投江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 。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 。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 。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 。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 。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 。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 。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 。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 。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 。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 。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 。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 。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 。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他面容憔悴,披头散发,骨瘦如柴 。
有个渔父过来劝他:“你何必这样呢?楚苏州论坛网国人哪一个不知道你是忠臣!你为什么不跟世人一样呢?”
屈原说:“国王他们是糊涂人,只有我清醒啊!我伤心的不是自己的遭遇,楚国弄到这个样儿,我心里像刀割一般 。我怎么能够眼看着国家的危险不管呢!只要能救楚国,就是叫我死一万次我也愿意 。如今,大王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国家大事我没法儿管,我的主张没处去说,我大声呼喊君王,君王也听不到 。我痛苦得真要疯了 。”
屈原在流放中,抱着这样的想法,经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历史故事) 。他看到恨秦国抢楚国的土地的人民,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地,还是经常受冻挨饿,生病没钱医,死了没钱葬,遇到天灾人祸,就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这种悲惨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 。他一直喜欢把他的歌写下来,这会儿写得更多了 。《离骚》这首有名的长长的诗歌,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

日子过得挺快,十几年过去了,屈原还没有得到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 。他忧虑国家的前途,日里梦里,老想回楚国的国都郢都 。他想借山川景物来排解他的爱国忧愁,结果反而更加伤心 。楚国的政治这么腐败,秀丽的河山逐渐被秦国抢去,楚国太危险了 。
屈原想立刻回郢都去,再劝楚王,事实上已不太可能 。有人对他说:“你何必留在楚国受这份罪呢!”屈原说:“我怎能扔了家乡、扔了父母之邦啊!鸟飞倦了,想回到自己的老枝上去歇息啊;狐狸死了,头还向着土山啊!救国的道路漫长漫长啊,我不能离开楚国,我要上下寻找救国之路啊!”
坏人掌权,楚国的大难终于临头了 。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兵攻打楚国,打下了楚国的国都 。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放声大哭 。这时,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 。他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可不愿意眼看楚国被毁,自己的土地、人民落在敌人手里,他要和楚国同存亡,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以身殉国了 。

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 。可是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子呢?他们划着船在江面上祭祀他,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献给他 。他们为他招魂:“屈大夫,你回来啊!”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这一天称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成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船在江面上竞赛,用这样的仪式来纪念屈原 。再后来,逐渐就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 。
楚国的屈原死了,赵国呢?赵主父死后,赵惠文王拜他的弟弟赵胜为相国,封为平原君 。平原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结交天下各种人物,把他们收留到门下供养着 。这种收养门客的做法,当时成了风气 。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苏州论坛网春申君,都像平原君那样收养着门客 。他们每家都有几千名门客 。连秦昭襄王听说平原君收养门客,都想跟他结交呢 。

屈原的历史典故(三):屈原发米
诗人屈原在幼年时期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当时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见之不禁伤心落泪 。
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 。
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家中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是奇怪 。
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了石缝里 。
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楚国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自此屈原勤奋治学,成人后楚王得知他很有才能,便召他为官,管理国家大事 。他为国、为民尽心尽力,被后世之人称颂,真正做到了由小善转为大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