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是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 长城是中国古代为抵御北方侵略

历史,北方游牧民族向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为了应对游牧民族南侵,中原王朝用尽了各种方法 。大秦帝国是建筑万里长城,借助长城来全面谨防 。大隋帝国是采取“离强合弱”的策略,通过分化瓦解来削弱游牧民族 。大宋帝国则是签订和约,通过赐予“岁币”、开放榷场来换取和平 。但是,以上的种种方法都不如大汉、大唐、大明深入漠北、追逐单于来的直接、精彩、彻底 。下面,就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汉、唐、明深入漠北、追逐单于的丰功伟业 。
图一大秦帝国形势图
汉初,因为实力不足,被迫用和亲来向匈奴换取和平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国力强盛,开始转守为攻 。经过几十年的大战,大汉帝国重创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力排众议,发起漠北决战 。
汉武帝刘彻原计划由卫青统兵出定襄与匈奴左贤王决战,霍去病统兵出代郡与单于决战 。但是,在具体过程中,却是卫青遭遇单于、霍去病撞上左贤王 。虽然计划被打乱,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大汉与匈奴决战的计划 。在与单于的决战中,卫青以战车结阵,稳扎稳打,最后迫使单于弃众逃亡,并斩首两万 。霍去病在与匈奴左右贤王的决战中,全力袭击、猛攻,一举冲垮匈奴军事,最后斩首八万 。漠北决战后,匈奴对大汉帝国的威胁彻底解除,在此后的百年时间里都无力大规模袭扰大汉帝国边境 。
图二汉武帝刘彻时期形势图
公元36年,刘秀剿灭群雄、中兴大汉帝国 。公元46年,匈奴因为延续遭到天灾而分裂 。一部分匈奴人南下归附大汉帝国,史称“南匈奴” 。留在漠北的那部分匈奴人,继续与大汉帝国敌对,史称“北匈奴” 。
公元89年,大汉帝国实力恢复,而北匈奴实力衰微 。于是,大将军窦宪统兵北伐 。汉军在稽落山与北匈奴决战,大破之,不仅迫使单于逃跑,还斩首一万三千多,俘获二十多万人口 。公元91年,窦宪又派大将出击北匈奴,在金微山再度重创北匈奴 。金微山决战后,北匈奴残部放弃漠北,逃往西域 。虽然北匈奴残部在西域苟延残喘几十年,但是,公元151年再度被汉军重创 。于是,北匈奴被迫继续向西逃窜,最后逃到了欧洲 。自此,大汉帝国取得与匈奴大战的完全胜利 。
图三窦宪平北匈奴形势图
公元626年,东突厥攻至距长安仅仅40里的泾阳,刚刚即位的唐太宗被迫与东突厥签订城下之盟 。东突厥退兵后,唐太宗立刻开始全方位改革,力图尽快恢复国力 。公元630年,经过四年的休保养息,大唐帝国实力得到恢复 。此时,东突厥因为内部发生叛乱而统治不稳 。于是,唐太宗抓住机会,开始全面反攻 。
公元630年正月,李靖率领三千铁骑出马邑,攻占离东突厥牙帐很近的襄城,东突厥可汗颉利大惊,菜叶网,急忙逃往阴山 。公元630年二月,为防止颉利逃回漠北,李靖率领一万铁骑,携带20天口粮全力突进 。因为李靖将兵贵神速发扬到了极致,所以,唐军不仅在短时间内就攻至阴山,而且东突厥从上到下都没有发觉 。于是,李靖连夜猛攻 。结果,李靖斩首一万、俘虏十万,并迫使颉利可汗弃众逃跑 。颉利可汗虽然从李靖手中逃脱,但是,没多长时间就被另一路唐军抓住 。至此,强盛一时的东突厥被李靖以区区万余铁骑就彻底攻灭 。
图四大唐帝国形势图
大明立国之初,蒙古贵族虽然被迫退回漠北,但是,依对大明帝国构成严峻威胁 。于是,洪武大帝多次征讨北元 。公元1387年,蓝玉在捕鱼儿海与北元决战,大破之 。此战后,北元不仅政权瓦解、分裂成瓦剌和鞑靼两个系统,而且还从汉化政权退回为游牧部落
永乐大帝即位后,继续征讨蒙古 。公元1410年,永乐大帝一伐蒙古,在斡难河东北方大破鞑靼 。公元1414年,永乐大帝二伐蒙古,在勿兰忽失温重创瓦剌 。公元1422年,永乐大帝三伐蒙古,因鞑靼主力逃跑,所以成果不大 。公元1423年,永乐大帝四伐蒙古,再破鞑靼 。公元1424年,永乐大帝五伐蒙古,虽然没有找到鞑靼主力,但是,鞑靼远遁漠北,对大明帝国的威胁解除 。
图五大明帝国形势图
【中国长城是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 长城是中国古代为抵御北方侵略】大汉、大唐、大明之所以能实现封狼居胥、追逐漠北、饮马北海的伟业,除了国力强盛外,本质上是因为自身拥有那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的精神 。我们读到相关记载,不应该仅仅为之憧憬,更应该为重新昔日荣光而努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