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终结对中国的普惠制待遇,化工、纺织企业出口影响最明显


搜淘网获悉 , 4月1日起 , 日本正式终结对中国的普惠制待遇 。此前输日普惠制关税优惠幅度平均约为3% , 普惠制待遇取消后 , 输日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将上浮约3个百分点 , 部分产品甚至上浮超10个百分点 。
这一政策的调整 , 将对中国出口企业尤其是化工、纺织企业产生明显影响 。
以浙江为例 , 据杭州海关数据显示 , 2018年浙江省对日出口837亿元人民币 , 当年杭州海关共为浙江输日产品签发普惠制证书24569份、货值61亿元人民币 , 可享日本关税减免约1.8亿元人民币 。主要签证产品为纺织品、化学工业品、塑料制品、水海产品、钢铁制品、肉鱼制品、机电产品等 。
新政实施后 , 仅浙江的化工业、纺织业两类出口产品在日本将减少关税享惠8000万元人民币
【日本正式终结对中国的普惠制待遇,化工、纺织企业出口影响最明显】 日本自1980年起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 , 是关税优惠幅度最大的普惠制给惠国 。2018年12月 , 日本财务省正式宣布重新调整“特惠关税”制度的对象国 , 将中国、墨西哥、巴西、泰国和马来西亚5个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关税减免名单中剔除 。而越南、印尼、印度等国的普惠制待遇依旧保留 , 意味着与这些国家相比 , 中国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削弱 , 中国产品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
此外 , 一些日资企业在中国设置生产基地 , 采购国内原材料制造产品后返销日本 , 关税成本的提高或将使得日资企业重新考虑全球生产基地配置 , 取消在华扩大投资的计划 。
对此 , 杭州海关建议关区企业一方面应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 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 , 逐步摆脱价格优势依赖;另一方面 , 要继续充分利用原产地优惠政策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具体建议如下:
1、积极开拓海外新市场 , 尤其是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利用中国已对外签订的15个自贸协定和3个优惠贸易安排 , 充分享受东盟、澳大利亚等自贸伙伴给予中国产品的关税优惠;
2、充分利用他国普惠制待遇“借船出海” , 如已在印度、印尼、越南等日本普惠制受惠国设立生产线的企业;
3、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与日本等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和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工作 , 企业和行业协会可向有关部门提供行业意见 , 为出口产品争取更好的机遇和环境 。
(整理/搜淘网 吴桂真)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