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 。《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
2.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苏州论坛网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
3.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考 。

二.学情分析
① 已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② 已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③ 已了解离子守恒,并能运用离子守恒进行简单的计算 。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的含义,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归纳,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表格,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解质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
教学难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法分析
1、 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
2、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

六.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问题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


七.教学过程

[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苏州论坛网)
[引言]通过为什么在生活中手湿了不能摸用电器来引入电解质的概念,让学生思考讨论后进行归纳,然后由老师带着学生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
[板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归纳]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并举例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练习]
1.金属铜、碳棒、NaCl溶液、NaOH溶液、都能导电,它们是否为电解质?
不是,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
2.蔗糖溶液和氧气不导电,所以说它们是非电解质,对吗?
不对,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
[归纳]由上答案分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
3.SO2、SO3、CO2、NH3溶于水导电,它们是否是电解质?
它们不是电解质,因为导电的物质实质是它们和水反应后的物质 。
[归纳]电解质必须是物质本身电离而导电!
[设问]为什么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电?
[讨论]以氯化钠的水溶液为例,来研究原因
[结论]因为氯化钠溶于水后,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通电条件下,这些离子做定向移动,所以可以导电 。
[板书]二、电离和电离方程式
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 一种过程 。
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引言]我们写化学方程式需要配平,那么我们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哪些苏州论坛网问 题?
[板书]书写电离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归纳]
1、式子左边写化学式且系数是1,式子右边写离子符号
2、电离时所产生的原子团在电离过程中不能拆开,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写出 。
3、两大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
[练习]1、请写出NaHCO3 、NaHSO4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 = Na + + HCO3- NaHSO4 = Na+ + H+ + SO42-
2、写出H2SO4、HCl、HNO3、Ba(OH)2、NaOH、KOH、NaCl、K2CO3、NH4Cl、 Al2(SO4 )3的电离方程式 。
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
HNO3 = H+ + NO3-
Ba(OH)2= Ba2+ + 2OH –
NaOH = Na+ + OH –
KOH = K+ + OH –
NaCl = Na+ + Cl-
K2CO3 = 2K+ + CO32-
NH4Cl = NH4+ + Cl-
Al2(SO4 )3 = 2Al3+ + 3SO42-
[探究]这些电离方程式有什么规律?
[板书]三、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酸:凡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
碱:凡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凡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C )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①熔融态铁 ②液氯 ③ Na2SO4④ H2O ⑤ SO2⑥ NaCl溶液
A、①② B、③④⑥ C、③④ D、全部
2、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B )
A.Cu丝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蔗糖
3.请写出以下几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并按酸、碱、盐进行分类 。
Ca(OH)2; Mg(NO3)2; NH4NO3 H2SO4


八.板书设计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
二、电离和电离方程式
1、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下产生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一种过程 。
2、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三、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酸:凡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
碱:凡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凡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九.教学反思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学当中由于内容的紧凑性,在时间把握上应该更注重,在探究中要充分“想学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