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含义和风俗

一、立春的含义和风俗
首先立春从古代开始就有,但当时并不是节气,因为当时古代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几个季节之分 。但是后来古人通过天文气象学,将天气分为二十四节气,而首位的节气立春 。立其实就是开始的意思,而春就是春天,春季盎然的意义,所以立春预示着春天开始慢慢进入,这时候气温开始回升,会比冬季的温度平均每天升高2~3度 。立春开始雨水增多,这时候可以开始进行农耕,与我国的农耕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在立春时间,大家会准备一些精美的美食,还会准备一些民俗活动来庆祝 。
二、立春的风俗有哪些
1.咬春
【立春的含义和风俗】中国人在吃的方面是非常讲究的,所以在立春的时候,也有咬春的习俗,其实就是跟吃有关 。咬春一般有几种食物,一种是春饼,一种是春卷,在北方是吃春饼,而在南方是吃春卷 。春饼和春卷都是差不多的,春饼直接是用面皮直接裹着时蔬,蘸着甜面酱来吃,而春卷则是要将馅料包在里面,然后放到油锅里炸的金黄酥脆才可以吃 。
2.打春牛
立春古代也有打春牛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春牛是用泥土或者纸糊成的,将24寸长的柳条进行鞭打,打下来的泥巴会扔到田里面,预示着新的一年庄稼有收成,而如果是纸糊的牛,里面则会塞上五谷杂粮,预示着好兆头 。
3.吃萝卜
立春还要吃萝卜,据说立春的时候吃萝卜可以消病去灾,一年多可以身体安康 。萝卜一般都是生吃为主,也叫咬萝卜,生吃的萝卜是红萝卜和青萝卜 。因此到了立春时节,家家户户都会买上一些青萝卜和红萝卜 。
关于立春的来历和风俗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饮食文化不同,所以立春风俗习惯和饮食都会有所不一样,但是不管是吃什么或者有什么活动,其实大家都是怀着一个非常快乐的心情,去迎接立春的到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