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七擒孟获在现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贤相,象征传统文化忠诚与智慧,若提到诸葛亮军事功绩,《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七擒孟获”与“六出祁山”最出彩 。
正史中“赤壁之战”,曹军染疫主动退兵,孙吴是抗曹主力;而“五出祁山”,以攻代守规模浩大,却未达成预期目标;唯有“七擒孟获”,维护蜀汉西南稳定,奠定诸葛亮军事威望 。
诸葛亮“七擒孟获”如何体现高明?本文笔者带您共同剖析,蜀汉南中地区复杂局势与诸葛亮的布局 。
蜀汉与东吴争夺南中控制权南中之乱要从“夷陵之战”说起,刘备率领蜀汉精锐与五溪蛮夷征讨东吴,被东吴陆逊拦截近八个月时间,陆逊火烧夷陵蜀汉精锐尽失,刘备逃至白帝城却忧愤成疾,公元223年夏四月托孤后病逝,蜀汉益州豪强作乱,曹魏与东吴强兵压境 。
“夷陵之战”南中各郡皆伤亡,蜀汉未能抚恤民怨沸腾,刘备逝世军事威慑消除,雍闿举兵叛乱攻城略地,经交趾太守士燮引荐归附东吴,雍闿被授予“永昌太守”职位,牂柯太守朱褒与越巂夷王高定响应反叛,南中除吕凯与王伉坚守永昌郡,其余皆为叛军所占据 。
南中是蜀汉南部门户,雍闿若攻克永昌郡势必与东吴联合,蜀汉战略上将被压制且彻底隔绝,诸葛亮待蜀汉军政稍稳定,便在公元225年春三月亲自统兵,趁益州牧刘璋次子刘阐(归附东吴)尚未接管益州郡,势必在东吴援助抵达前平息叛乱,避免与东吴在南中爆发冲突 。
蜀汉兵分三路:马忠攻牂牁郡朱褒;杨仪平越巂郡高定;李恢攻益州郡雍闿;最后蜀汉合围孟获,短时间平息叛乱,令人惊诧的是,参与叛乱孟获不仅被赦免,蜀汉精锐撤离后接管南中防务,成为名副其实的“蛮王” 。
孟获缺乏明确记载,“孟”姓更接近汉族有别于蛮族,推断有可能南迁世族蛮夷化,获得部落认可得以指挥军队,辅助性证据是《资治通鉴》,记载“使郡人孟获诱扇诸夷”,说明孟获居住益州郡城内,是登记造册的合法公民,而非居于荒野的部落酋长 。
孟获在刘备麾下出征夷陵,以刘备的枭雄气质,孟获对蜀汉政权产生归属感,返回益州郡协助边疆稳定,因此“使”字含有强迫之意,孟获应是太守正昂亲信,此时雍闿控制益州军民,朱褒与高定从旁策应,东吴士燮部重兵压境,孟获若反抗无异“以卵击石” 。
雍闿命孟获集结蛮族兵力,孟获欣然领命,且不说《三国演义》数万众,孟获只要集结数千兵将,在名义顺从雍闿的情况下,雍闿便不敢做出伤害孟获及其家族之事,诸葛亮率军平定南中时,孟获已形成与雍闿比肩势力,绝对是明哲保身良策 。
孟获原本效忠蜀汉,被裹挟发动叛乱,随着蜀汉接连击败朱褒与高定,孟获与诸葛亮取得联系,孟获率领蛮夷军队为向导,征伐雍闿残余势力及反对部落,极有可能是“七擒孟获”真实的原貌,上演“身在曹营心在汉”,加官进爵并统领整个南中 。
诸葛亮助孟获稳定南中统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明显拥护蜀汉正统,书中过于美化刘备仁德、关羽忠义、赵云忠心等,诸葛亮更被神化“赤壁借东风”与“七星灯延寿”,诸葛亮料定孟获不再反叛,撤兵南中民众竞相欢送,与历史真相有巨大差距 。
在《资治通鉴》记载中,南中出产金银、丹漆、木料与草药等,能够增强蜀汉国力,但诸葛亮说出三不易,即军粮、驻兵与文化排斥,遂施行羁縻管理政策,“孟获等以为官属”名义上效忠蜀国,定期向蜀国输送物资 。
《资治通鉴》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 。
诸葛亮道出蜀汉军事(驻兵)与内政(军粮与文化)客观存在的劣势,史籍却隐晦蜀汉撤离南中最大的因素——东吴!
东吴主要有两股势力,岭南士燮家族,直接管理四郡之地,影响全面覆盖岭南,自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归附东吴,孙权命士燮管理岭南;武陵和零陵,东吴统治重心东移,武陵与零陵经贸发展缓慢,却是东吴战略防御重心,关乎岭南与长江中游稳定 。
诸葛亮若驻兵南中,会引起东吴警觉,东吴发兵南中要比蜀汉更迅捷,若爆发边境冲突对蜀国不利,此时蜀汉与东吴而言,唯有联合才能对抗曹魏,因此诸葛亮通使东吴,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将南中作为战略缓冲地,是符合双方利益的结果 。
诸葛亮选定孟获为蜀汉在南中代理人,配合孟获撤兵有三点理由:
首先,孟获足够聪明,孟获家族并非强族,需借助蜀汉震慑南中地区,帮助蜀汉征集物资,增强孟获家族威信和实力,当李恢压榨益州郡,南中反抗情绪越汹涌,孟获家族作为帮凶,坚定维护蜀汉权益 。
其次,孟获能力足够,蜀汉驻兵初衷是防止叛乱,但各部防范劫掠聚集自保,孟获有野心做“南蛮王”,能够掌控蜀汉撤离后局势,诸葛亮避免将孟获推向对立,授以权柄恢复南中生产,绝对是互利共赢 。
最后,能够绝对制衡,诸葛亮将南中交由“孟获等”,说明孟获无绝对管辖权,蜀汉使各部因领土争端内耗,势力削弱难以单独反抗蜀汉治理,若孟获家族反叛或未上缴物资,各部便能取而代之统领南中 。
《三国志》南夷复叛,杀害守将 。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 。
诸葛亮心知,两汉四百年对南中皆是羁縻管理,蜀汉与诸葛亮既定目标是收复中原,阻绝东吴并获取物产战略已经达成,孟获能维持南中稳定,北伐时免除后顾之忧,零星反抗由李恢镇压,各部族财物充实军资,配合蜀汉推进礼教,稳固推进南中开发 。
总结:诸葛亮不仅以德服人,更是从制度保障南中稳定!孟获家族从诸葛亮“平定南中”登上历史舞台,始终保持对蜀汉政权恭顺姿态,蜀汉亡国之际被视作备选退路,可见蜀汉王朝对南中孟氏的信任,蜀汉灭亡后南中孟氏退出历史舞台 。
【诸葛亮七擒孟获在现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诸葛亮能够以“德”感化孟获,却并未与孟氏继任者交集,更多是军事制约与文化渗透,孟氏家族成为蜀汉代理人,维持与各部族的均衡态势,诸葛亮的羁縻管理政策,为后世奠定绝佳范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