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哭丧人一年挣多少钱 专门哭丧的人是什么职业

2000年,一位28岁的福建单身妈妈加入了专业哭丧的队伍 。22年间,她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哭灵师”,每场收入高达3000元,有车有房,跟儿孙幸福生活在一起 。
“哭灵师”李美珍说,这份工作并不是只会哭就能干得来的,她能达到如此高的收入,有着她的独门技巧 。
因为家庭暴力,她毅然离家,独自一人抚养儿子长大1972年,李美珍出生在福建长乐的一户贫困农户家庭里,家中不过20平米,上下却有8个孩子,而李美珍排行老三 。
身为女生,又是家里年纪较大的孩子,李美珍念完初中后就主动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在家开始干些农活供养弟弟妹妹继续读书 。
按村里的传统,女孩子只要不读书了,差不多长大就该结婚了 。李美珍本来出落的亭亭玉立,颇为好看,但她却没有享受到青春自由恋爱的感觉 。由于家里实在困难,父母根据上门提亲之人给彩礼的多少,差不多就安排李美珍去结婚了 。
结婚当天,李美珍那些还在上高中的同学们跑来围观 。看着他们,李美珍有些失落,却也束手无策 。
这样几乎包办的婚姻让李美珍的婚后生活很难幸福,自己好在还有个初中文凭,丈夫却是大字不识一个,而且性格暴躁,动不动就对李美珍拳打脚踢 。
终于18岁成人,李美珍可以跟随丈夫一起去当地一家砖厂打工了,本以为夫妻都有了收入日子就会好起来了,但劳累的工作却让丈夫染上了酒瘾,不但对家里的事不管不问,还经常在家里撒酒疯,完全不顾两个年幼的儿子 。
丈夫的家暴整整持续了十年,最严重时,甚至一只手紧掐李美珍的脖子,另一只手狠狠向她肚子捶去,李美珍绝望地拿起一块砖,向自己头上拍去,瞬间鲜血直流,此时丈夫终于慌了,赶紧打电话把李美珍送到了医院 。
也就是这一次,李美珍彻底下决心回了娘家,远离丈夫 。父母已经在附近开了饭店,一家人的生活也不用这么拮据了 。丈夫也曾上门请求和解,但李美珍却坚决拒绝原谅,只是儿子央求她不要跟父亲离婚,李美珍这才答应:不离婚,但也不同居 。
就这样,李美珍一直在老家,而丈夫则去了广东打工,二人极少见面,却也变得和谐起来 。
在给父母的饭店帮忙的同时,姐姐给李美珍找了个新活,跟着她去唱闽剧,专门在丧事上表演 。唱了几场丧事后,她发现邻村一个认识的姑娘,居然在某场丧事中痛哭流涕,打听之下她才知道,这姑娘并非这家亲戚,而是专门被请来哭丧的 。
得知哭丧也可以赚钱,李美珍瞬间来了兴趣 。但哭丧并不是跪下哭就可以了,嘴里还得有些说词,她找了戏班的师傅,给她写了一段唱词 。
拿着唱词她便找到了一户东家,第一次哭丧,李美珍心里也没底,她找东家了解了死者生前的一些故事,因为自己的语文功底还算不错,她把那些唱词中加上了许多死者的故事 。就这样丧礼当天,李美珍双膝跪地,想起自己十年来经历的家暴,竟不自觉泪如泉涌,一段唱词,灵堂内竟已泣声连连 。
丧礼结束后,东家非常感激,说她哭得实在是好 。当得知李美珍是第一次哭丧后,更是佩服,当即给了李美珍70元的谢礼 。
2000年的70元还是比较有分量的,李美珍一下看到了新的出路,她觉得自己能把这一行干下去 。
虽然在我们的印象中,“哭丧”这种习俗由来已久 。但事实上,“找人哭丧”这一需求却是近几年才刚刚兴起的,一开始,李美珍的收入并不是很高,但在之后却很快有了大量的市场,哭丧人的报酬居然上升到了300元一场,而李美珍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哭三场 。
每天千元的收入,生活绝对的富裕,为了弥补儿子家庭的缺失,她对儿子花钱从不吝啬,几千元的新款手机给儿子说买就买 。
不过,当别的哭丧人还停留在500元报酬时,李美珍却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哭灵师”,不仅一场报酬直达3000元,而且找她去哭丧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在YQ期间,依然没有影响她的收入 。
之所以能做到这么高的收入,李美珍从业20多年始终坚持以下几点:
1,李美珍每次哭丧,都要仔细了解逝者生前故事与家庭情况,并结合起来编入哭丧时所唱的悲歌之中,更能引起亲朋好友的悲情 。不像有些哭丧的人,按流程匆匆哭完了事 。
2,因为在丧礼期间,受邀前来的哭丧人也需要跟亲属一起跪几个小时 。很多哭丧人为了减少痛苦,竟然把护膝绑在腿上 。但李美珍对这种做法很不认同,既然受邀而来,那就是逝者的亲属子女,应当同跪 。这样绑护膝敷衍了事,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
3,哭丧时,李美珍通常要哭唱1个半小时左右,在此期间她从不中断停歇,更不会喝水润喉,以免无法将情绪代入 。
4,有超高的职业素养 。其实并不是每一场葬礼家属都会悲痛的,李美珍亲眼见过父子反目成仇,在父亲的葬礼上儿子没有丝毫悲情的事情 。但不管什么情况,李美珍都会投入百分百的感情,将自己当成逝者的亲人,送他们最后一程 。
为什么会有像李美珍一样的专业哭丧的人?哭丧是我国传统的丧葬文化之一 。哭是人们对悲伤的一种表达,是对亲人离世后极度悲伤时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感情 。自古时起的丧礼上,谁家的哭声大,就代表着谁家的儿女对逝者更有感情,更加孝顺 。慢慢的,这种哭声大就是孝的习俗,却成了一种攀比,人们不看平日儿女是否尽孝,唯独关注最后的丧礼上儿女表现如何 。
如果丧礼之上儿女哭得声小了点,那不管平日如何,村里人给出的定义就是不肖子孙,别说儿女抬不起头,就连孙辈也要遭受白眼 。
随着时代的开放,文明的进步,有了文化的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人生老病死乃是常态,如果老人是寿终正寝,儿女即使悲伤,也不至于夸张到嚎啕大哭 。可奇怪的是,即使大家都清楚这一点,但那些习俗却依然存在,为了不丢所谓的“颜面”,专业哭丧人这一职业也就由此诞生了 。
而为什么有人愿意加入哭丧人这一行业,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为了赚钱,没啥别的目的 。
正所谓“人一躺,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 。棺一抬,土一埋,亲朋好友哭起来 。”这句看似调侃的段子,仔细想来却是真实反应了一个人的结局 。
不管逝者的葬礼如何隆重,来参加丧礼的人再多,但他们来的目的,也不过是“等上菜”而已 。真正能为逝者悲伤难过的,除了亲朋好友,又有几人?哭得再响,喊得再亮又有何意义呢,不过是一场敷衍习俗的表演而已 。
当然,对许多家庭来讲,她们还是很需要像李美珍这样负责的哭灵师的 。负责的哭丧人,会在丧礼之前都会与逝者家属谈心,给他们带来一丝安慰 。通过哭唱,也能将逝者的一生传达给众人 。在面对那些并不和睦的家庭时,哭丧人也充当了后代的角色,送逝者最后一程 。
这也是哭丧人存在的意义吧 。
【职业哭丧人一年挣多少钱 专门哭丧的人是什么职业】最后,我个人而言,更希望有一场安静的葬礼,轻轻来,轻轻去,不给世间留下一丝麻烦 。不知道您会作何选择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