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秋虫鸣,静夜虫鸣是什么意思

戚思翠
唧唧唧……蝈蝈蝈……吱吱吱……睡前忘了戴海绵耳塞,夜深人静时,迷迷糊糊被窗外阵阵鸣叫的秋虫唤醒 。那丝丝缕缕、高高低低,那有缓有急、错落有致,那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吟唱,那么的纯正柔和,那么的抑扬顿挫,那么的轰轰烈烈 。静静地倾听,细细地咀嚼,慢慢地遐思,竟睡意全无 。
看来秋天真来了,各种秋虫开始活动,蟋蟀、蜈蚣、食蚜蝇、草蛉、螳螂、蚱蜢、螽斯等 。它们都要赶在冬天之前,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呢 。它们跟人类一样,春夏时努力地耕耘着,生长着,希望在秋天收获的季节,收获它们的爱情,培育它们的孩子 。也许没多久,肃杀的冬天会掠夺它们短暂的一生,但它们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基因传给了后代,演绎着它们的生命延续,奏响着它们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 。
【静听秋虫鸣,静夜虫鸣是什么意思】聆听着秋虫们的欢叫,不禁想起孩时在秋天的夜晚,与小伙伴们一起到路边草丛里,为捉到蟋蟀而欣喜异常的情景 。手持电筒,蹲在田角或菜田边,侧耳聆听,哪儿传出蟋蟀叫声,便蹑手蹑脚地靠近……拨草静守,屏气凝神,定睛一看,果然有一只头圆、牙大、腿须长,颈粗、毛糙、势强肥壮的蟋蟀 。说是迟,那是快,把手电筒准确地照住蟋蟀的头部,双手合成罩形,迅疾地一拍 。被捉住的蟋蟀养在大玻璃瓶里,观看它们“格斗”的精彩表演 。蟋蟀生性好斗,尤其两只雄性蟋蟀,一旦放在一起,触须一相碰,立马撕咬 。不一会儿,胜败便分,胜者振翅高鸣,败者四处逃窜……那时,观看“斗蟋蟀”亦成乡村孩童的一大乐趣 。
聆听着秋虫们的呢喃,不禁想起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促织》诗云“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再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世道离乱,久别亲人,而宦游秦州 。秋夜无眠,寂寞孤独,思乡心切 。听了蟋蟀鸣唱,心生无限感慨 。于是,诗人信笔写下这首思乡名作 。窗外是缠缠绵绵的秋雨,床下是蟋蟀情真意切的呼唤,怎么能不使诗人遐想、焦盼与思念?虫声、丝管之音,传达出诗人内心之哀痛 。诗人借物喻情,含蓄委婉,蕴藉深沉 。
聆听着秋虫们的吟唱,不禁想起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促织》诗:“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 。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显而易见,诗人的这首诗超越了个人情感境界,以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自居,用十分鲜明的对比手法,刻画出诗人对社会黑暗、贫富之差的强烈不满,对广大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 。除此之外,陆游的“州符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白居易的“惜渠止解能催织,不识穷檐机轴空”,还有杨万里的“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都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广大的劳苦大众水深火热的生活,读来令人扼腕、叹之 。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 。”又是一年秋日至,又是一年蟋蟀鸣 。窗外,细雨纷纷,虫声如浪,如诉如泣 。弱小的蟋蟀,用它那短暂的生命,诉说着秋天的故事,鸣奏着生命最华贵的乐章 。同时,这充满大自然本色的天籁之音,又荡涤着城市喧嚣带来的浮躁,平淡了汹汹物欲带来的纷扰 。秋虫们的鸣叫,既未矫揉造作,更不瞻前顾后,它们用自己的声音真实地“呐喊” 。这一点,更让我汗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