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榜一大哥踢出直播间 直播间再无榜一大哥

在直播间内,“榜一大哥”无疑是最有“牌面”的存在 。
主播们对“榜一大哥”偏爱有加,不断重复着:感谢“榜一大哥”的礼物,大家给“榜一大哥”点点关注 。围观群众眼中,“榜一大哥”则是资金雄厚、有钱任性的代名词 。
这些出手阔绰的“榜一大哥”分布广泛,活跃在抖音、快手、陌陌、斗鱼、全民K歌等各大社交直播平台上 。
但热闹的直播打赏也滋生出诸多行业乱象:擦边球内容、主播诱导用户刷礼物、未成年人巨额打赏、虚假宣传等 。
然而近期,行业迎来巨变 。
5月7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其中规定,网络平台应在本意见发布1个月内全部取消打赏榜单,禁止以打赏额度为唯一依据对网络主播排名、引流、推荐,禁止以打赏额度为标准对用户进行排名 。
这意味着直播间内的“榜一大哥”将不复存在,也意味着直播行业赚钱没那么容易了 。这对于主播、公会、平台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甚至是重重一击 。

把榜一大哥踢出直播间 直播间再无榜一大哥

文章插图
资料图 图据 IC photo
第一部分:
“繁荣”的秀场直播打赏,该降温了
秀场直播的起源,要追溯到十余年前的PC时代 。2005年,傅政军效仿当时韩国的“十人房”(最多能容纳十个人的网络视频聊天房间)模式,在国内创立了一个陌生人视频交友社区平台-久久情缘,随后更名为9158 。
随后,YY、六间房也相继成立,与9158被称为最早的直播三巨头 。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直播在内容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人都可直播,人人皆可打赏,直播正式进入低门槛时代 。
很快,各路资本和创业者纷纷涌入直播赛道 。2016年,“千播大战”拉开序幕;2017年,短视频进入爆发增长期,此后短视频平台也顺势推出直播业务 。
把榜一大哥踢出直播间 直播间再无榜一大哥

文章插图
关于直播的商业模式,傅政军在9185时期接受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最早的商业模式是广告,后来游戏是“仇恨”,而我们是基于“爱慕” 。
这种“爱慕”其实是用户的冲动消费,作为“受益者”的平台、公会与主播,费尽心思激发用户付费意愿 。
公会与主播这边,主要负责内容 。这里的内容包括长相、身材、年龄等特征,也包括唱歌、表演、游戏等技艺 。
内容足够有吸引力,就会吸引用户主动与主播建立联系,而“刷礼物”无疑是一种最为有效的互动方式 。给的礼物越多,排名越靠前,越能得到主播的关注,建立联系后,部分“大哥”甚至会对主播产生归属感和拥有感 。
平台则不断制定新的规则与玩法,比如二人对抗、四人直播、榜单排名等等 。
随着玩法升级,“大哥”的付费动机也不再单单是对主播的“爱慕”,还有虚荣、攀比等各种复杂情绪 。
所以秀场直播的赚钱逻辑,就是围绕主播制造用户的冲动消费点 。这需要精准拿捏人性弱点,也就是要满足“大哥们”爱慕、攀比、虚荣等心理需求 。
这种建立在人性弱点之上的商业逻辑,必然会产生各种行业乱象 。
主播们为了吸引眼球,或穿着暴露、或言语粗俗、或行为恶劣,通过低俗表演等方式吸引用户进行高额打赏,甚至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打赏等相关事件并不少见 。
今年“3·15晚会”,央视揭露了女主播背后的秘密 。指出聚享互娱公司依靠男运营冒充女主播和粉丝互动、刷礼物获取收益 。
把榜一大哥踢出直播间 直播间再无榜一大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