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的由来与哪位公主有关 娘子关的来历

说到这个长城的娘子关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有故事的,它是万里长城的第九关,那么这个关,要叫娘子关?这个娘子关到底是得名于哪位巾帼英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解析看看,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
1、娘子关得名于谁
娘子关得名于:唐朝平阳昭公主 。而不是花木兰,和花木兰没什么关系,所以这个事情不要搞错了,主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哦,娘子关得名于:唐朝平阳昭公主!唐朝平阳昭公主!唐朝平阳昭公主!
2、娘子关的由来与传说
娘子关古代悠久,据记载,隋开皇时曾在此设置苇泽县 。唐高祖的三女儿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娘子关 。另一个为此处有妒女祠,祀介子推之妹,据说有妇女艳妆而过,必定雷电交加,娘子关因此而得名,现今祠已废,有唐人书《妒女颂碑》,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娘子关之名,最早见于金人元好问《游承天悬泉》诗,该诗有“娘子关头更奇崛”之句 。风流皇帝乾隆二十九年(1764)编修的《大清一统志》是第一次收入娘子关这一名称的官修文献 。关于娘子关这个名称的来源,有不少传说 。明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凡“妇人服靓妆”经过妒女祠时,“必兴雷电”,大发妒忌,故为妒女,娘子关因此得名 。《元和郡县志》则说,春秋时晋国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焚死绵山,后人为之筑妒女祠 。另一个传说是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关在此镇守,并创建关城,因而把此关称作娘子关 。然而这些说法皆无信史可据铁路(即石太铁路)建成通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相继修通了经过娘子关的阳井公路和娘子关至旧关的苇旧公路,并完成了石太铁路的复线工程和电气化工程,这些交通设施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日益主要的作用 。
娘子关,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897年)所筑 。有东、南关门两座和长约650米的城墙 。东城门为砖券门洞,又称外城门,雄伟牢固,门洞上方镌刻“直隶娘子关”五个字 。上为平台,是为检阅士兵、瞭望敌情而筑 。现已修起城楼,蔚为壮观,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十分险要 。关外古道,曲折起伏,为著名的燕赵古道 。南城门,也称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复檐悬有“天下第九关”匾额,雄伟高大,蔚为壮观 。门洞上方额书“京畿藩屏”四个大字 。城楼建于门洞之上 。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迹 。街道、民宅仍保持着唐代风貌 。居民多为明清时期的“军户”后裔 。娘子关东门里,桃河岸边,有处砖砌石台,传说是平阳公主的点将台 。据说,平阳公主在娘子关任帅期间,常常身不离鞍,手不离刀,表现异常勇敢,菜叶网,就在她与柴绍将军结婚以后,仍不忘军中生活 。是中国古代上有名的女中英杰,娘子关与她的英名共存,向来连续到今天 。它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的称号 。
3、娘子关在什么地方
娘子关现存关城建于明代,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 。东门为普通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之用 。
天然屏障 。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祠、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为唐代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山西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 。
【娘子关的由来与哪位公主有关 娘子关的来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