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世界上还有盟友吗?

俄罗斯在世界上还有盟友吗?俄罗斯在世界上还是有盟友的 。
前苏联解体后,华约也解散,大多华约国家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俄罗斯的盟友变为对手 。
而苏联解体后,大多数自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又成立了以俄罗斯为首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是一个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同盟组织,由俄罗斯主导 。但任何组织都是靠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近些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衰落,对独联体伙伴投入减少,这个松散的联盟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重要性也降低了 。
但俄罗斯至今还真有一个铁杆盟友,就是白俄罗斯,俄白联盟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硕果仅存的紧密联盟,在经济、军事、外交各方面都相互依存 。
由于西方国家把世界上的国家按国家体制和意识形态,分为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对东方国家从来就是敌对的,而俄罗斯又是东方国家重要一员,西方视俄罗斯为洪水猛兽,必除之而后快,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俄罗斯的打压,而同为东方国家的中国、越南、朝鲜、古巴、委内瑞拉、叙利亚等国,也有被西方打压的感受,唇亡齿寒,在某些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暂时同俄罗斯形成利益同盟 。
总之,在国际关系中,永远适用丛林法则 。国家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
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丨
现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关系怎么样,哈萨克斯坦算不算俄罗斯的铁杆盟友? “现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关系怎么样,哈萨克斯坦算不算俄罗斯的铁杆盟友?”——我对中亚历史有所了解,研究能源市场及其贸易时也专门研究过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经济、社会情况,曾作为演讲嘉宾参加哈萨克斯坦最高级别国际经济论坛阿斯塔纳论坛,发过几篇涉及哈萨克斯坦的论文和评论,根据我的研究观察,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只是表面和睦,对俄罗斯内心极为猜忌提防,根本算不上俄罗斯的铁杆盟友 。
哈萨克斯坦承受不起与俄罗斯公开闹翻的代价,这是它至少必须与俄罗斯保持表面和睦的根本原因:
从历史文化上看,这个国家本质上就是个苏联制造的国家;
俄语是该国真正的通用语言(他们称作“族际交流语言”);
历史上欧系民族人口长期占多数,现在其专业人才中俄罗斯族也占多数;
还有大批国民在俄罗斯就业讨生活,以至于我去哈萨克斯坦之前就听说过一个说法,就是说哈萨克斯坦街头无美女,因为美女都去俄罗斯打工了;
是个内陆国;
……
【俄罗斯在世界上还有盟友吗?】倘若与俄罗斯公开闹翻,这个国家肯定是社会全面撕裂,甚至可能全面内战,也未必能够保持领土完整 。
在这种情况下,哈萨克斯坦至少必须在面子上与俄罗斯保持和睦 。但事实上,哈萨克斯坦一直在国内力推全方位去俄罗斯化,全方位歧视排挤俄罗斯人 。我去哈萨克斯坦时,就明显感到公共部门哈族人与私营部门俄罗斯人素质水平的差距了 。我认为,哈萨克斯坦连续这么多年大力去俄罗斯化,人事安排逆向选择,掌握技术知识技能的俄罗斯人英俊沉下僚,才干明显不如的哈族人占据几乎所有重要领导职位,不仅逼迫人才外流,社会不平之气郁积,天长日久,怕是要出问题的 。
而且,哈萨克斯坦人事安排蓄意排挤俄罗斯人的做法早在苏联时代就开始了 。在发表于2016年末《战略与管理》上的论文《主体民众抛弃政权现象及其警示》中,我就写过这个情况,即使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俄罗斯色彩浓厚而哈萨克色彩微乎其微、哈萨克族人口比例很低的哈萨克共和国北部,至迟到1970年代初,许多地方和部门就已经是几乎清一色的哈萨克族干部 。当地的中国流亡者对这些哈族干部的特权、谋私做派非常反感,对俄罗斯族干部评价则好得太多,即使思想感情极端反苏的中国流亡者也是如此 。
而且,至少在可预见的历史阶段,哈萨克斯坦现政府同时追求的“去俄罗斯化”与“去极端化”两项政策相互冲突,后果将日益暴露 。因为哈萨克斯坦的现代文化就是俄罗斯-苏联文化,倘若公开全面剔除,取而代之趁虚而入的只能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而不会是什么西方化 。
纳扎尔巴耶夫生于1940年7月6日,马上要78岁了,到现在还一个众望所归的接班人都没有,看他身后情况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