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怎样孵化鸡蛋?

人工怎样孵化鸡蛋?【人工怎样孵化鸡蛋?】一、把蛋放在个棉花固定很保温的容器(合资),并在插个温度计,然后找个温度稍微固定点的热源 。最重要的在于要使温度计显示符合以下的温度
胚龄                      温度
1-6天                    38.5-38.0℃
7-12天                  38.2-37.8℃     
13-18天                37.8-37.6℃
19-21天                37.5-36.9℃
二、注意事项
1、每天都要翻蛋6-8次 。这样做做是为了改变胚胎方位,防止粘连,促进羊膜运动 。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各15度为宜 。一般到18天停止转蛋 。
2、一定要保证温度接近上面的标准温度,适宜的湿度可以使孵化初期的胚胎受热良好;出雏时适宜的湿度能使壳的质地变脆 。具体操作,可以在孵蛋器附近多放几杯水就好了 。
3、鸡蛋的挑选,要选择形状规则的,而且壳面过粗糙的,蛋壳过坚硬的,以及双黄蛋都不可以孵化 。鸡蛋的重量要以55-65克为宜 。
扩展资料
人工孵化注意事项
1、选择好孵化用的种蛋 。
首先要注意种蛋的来源,高产、优质无病的种蛋;其次要选择鸡蛋表面清洁、卵圆形、蛋重50-60克、蛋壳厚薄均匀、颜色正、无破损的种蛋 。
畸形蛋如长形蛋、扁形蛋、原型蛋、过大蛋、腰鼓蛋、砂皮蛋、裂纹蛋和用灯照检时蛋内部粘壳、散黄、蛋黄流动性大、蛋内有气泡、气室偏、气室流动、气室在中间或小头的蛋等都不能选做孵化用的种蛋 。
2、孵化用的种蛋在10℃—15℃温度下
保存不要超过3天 。
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效果越差 。如保存在21℃-25℃的环境下,最多不能超过7天 。
3、做好种蛋的消毒 。
种蛋产出后,受粪便、灰尘等污染,蛋壳上面有大量的细菌,不但影响种蛋的孵化,而且污染孵化器和用具,传播各种疾病 。种蛋入孵前,必须进行一次消毒 。
4、严格把握孵化温度 。
种蛋入孵前12小时要进行预热处理 。方法是将种蛋大头朝上码在蛋盘里,放在22℃—25℃环境下预热 。
上蛋时间最好在下午4点钟左右,这样能使出雏高峰出现时间在白天便于工作 。孵化温度开始至18天的温度是37.8℃,19-21(出雏)天的温度是37.5℃—37.3℃ 。温度过高,鸡胚胎死亡或增加跛腿鸡和畸形鸡;若温度低于24℃,经30小时胚胎就会大部或全部死亡 。
5、严格把握孵化湿度 。
种蛋孵化1—18天时需要的相对湿度为50%-60%,19—21天需要的相对湿度为60%-70% 。种蛋孵化时湿度适当,可使胚胎受热均匀;在孵化后期,有利于胚胎散热;出雏时湿度较高,雏鸡容易破壳 。
6、孵化时通风 。
胚胎发育时需要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尤其孵化后期,更需要氧气 。氧气供给不足,雏鸡会闷死壳内 。通风就是提供新鲜空气中的氧气,并能保证孵化器内的温度、湿度均匀,排除污浊气体 。
7、定时翻蛋 。
长时间不翻蛋,胚胎容易与蛋壳膜粘连,影响胚胎发育 。翻蛋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胚胎位置,防止胚胎与蛋壳膜粘连,并可适当增加胚胎运动,促进胚胎血液循环 。
1—10天:1次/小时,11—16天:1次/2小时,孵化到18天时,停止翻蛋 。翻蛋是使整个蛋架向前或向后倾斜45度,翻蛋时要轻、稳、慢 。
8、按时照蛋,适时调温 。
头照看蛋第一步—起眼期 。鸡蛋孵化到第5天进行头照看蛋 。看胚前,先随机取蛋30枚平放5分钟,让胚胎上浮,照蛋时方可看清 。发育正常的胚胎可看到明显的黑色眼点,若70%有眼点,表明温度适当,稍微降温0.2℃左右或维持到10—11天后再降 。
9、按时换盘 。
将胚胎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移至出雏盘俗称换盘 。种蛋孵化到18天时换盘,19天时雏鸡嘴已入气室内,开始啄壳,20天陆续出壳,21时出壳结束 。
由于孵化机中的温度不可能绝对均匀,胚胎的发育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 。为调节胚胎发育速度,换盘时原在上层的胚蛋应换到下层出雏,原在下层的胚蛋应换到上层出雏,原在两侧的胚蛋应调到中间出雏,原在中间的胚蛋应调到两侧出雏 。俗语称“21天不出是坏蛋” 。
10、出壳种苗 。
雏鸡出壳后,应在24小时内接种马立克疫苗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人工孵化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