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陈黄花山重游小记 平南六陈风水留题大地

【六陈黄花山重游小记 平南六陈风水留题大地】2020年元旦应朋友之约重游六陈镇黄花山
二十年前作为登山旅行探险爱好者的我就听到了关于平南县六陈镇黄花山的传说特别是阅读了古学者江玑瑚容易宋关于黄花山的诗赋使我对十芽岗及黄花山充满了神秘向往之心也日益强烈于是在二十年前的某一天怀着探秘之心我独自一人前往黄花山考察先是从官成搭班车到平南然后转乘六陈的班车到古和到古和后租摩托车到黄花村简单吃了午饭问清楚黄花山的大概坐落位置就开始徒步爬山因为有耕作小路通往山上所以不到十分钟就上到黄花山西南面的平岗这个平岗是当地村民的耕地地上种满了花生黄豆红薯等农作物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对面的黄花山但见山峰秀丽端严山上遍植高大挺拔的松树苍翠欲滴山风袭来松涛阵阵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往上攀爬临近山顶变成了80多度的陡坡坡上长着闲花野草杂树生花煞是好看一边攀登一边欣赏沿途景色静听山鸟唱歌闻着花草树木的清香顿觉困倦尽消
爬上山顶往东南来龙方向眺望只见龙从铁石岭起祖左右抛出大帐数层昂头而进魏然正大星体端严涌跃奔腾神机活动浮沉顿跌既节节以灵通左右扶随亦重重而包裹前迎后送开宝帐以数层左有右宜列画屏以邮节顿起贪狼少祖形势非常龙脉从东南方的铁石岭一路奔涌而下跌落300多米至石灰肚屯东边的低岗及山沟再跃起200多米海拔的大石岗贪狼少祖大石岗上耸起两座石山留下廉贞作祖的符号听说其中一座石山上隐隐有一只大脚印传说是神仙云游到此留下的印记大石岗再跌下40多米沉丝束气蜂腰鹤膝过脉耸起黄花山贪狼父母
这次重游主要目的是印证古明师江玑瑚和容易宋的题赋江玑瑚的题诗高度概括了黄花山的来龙结穴大势而容易宋的题赋则从始祖丶老祖丶少祖乃至父母子媳一路述来将行龙缠护丶来去水及龙穴贵器等等情况详细描述视野开阔大开大合文笔生动富有诗意引人入胜站在黄花顶上向穴前堂局只见黄花山翻身逆势生成端秀的穴星山然后吊下龙脉数条右边两条龙虎砂贴身护送到穴左边青龙砂弯抱兜收下关滴水不漏脉从中抽雷风交媾丶水火相辅而生成天然美穴穴下余气化成台案横列穴前筑成周密内堂案外万流以朝宗文笔天马耸于远方旌旗鼓角列于近旁万山朝顾山河献瑞满盆罗列悉聚会于明堂确实是平生少见的山川融结虽然名花有主故地重游除了寄情山水放松身心丶强身健体之外也是一种学习和美的享受爰作此小记
附1江玑瑚黄花山钳记
巽巳行龙三百节
穴证大富贵之地
龙抱铁石耸黄花
出阵贪狼少祖家
女危斗牛金缠壁
仙人舞修显双牙
附2容易宋黄花山赋
常思地灵者人自杰土厚者心必藏最新巧之河山钟于胜地亦英雄之辈出流自名山第一局之中穴成美穴即万山之内少有佳城惟是出于黄花逐得此牛眠之地上追起始远来脉于容山
备述其由乃始祖于洪岭南起北走四方枝脚可寻正出中行一路干龙可察及大水分美脉贯于泰州迨铁石分首穴结于此地龙身排玉印食禄皇家枝脚吊金箱职应天府龙来有势层层展翅而行脉起有神叠叠昂头而进魏然正大星体端严涌跃奔腾神机活动浮沉顿跌既节节以灵通左右扶随亦重重而包裹前迎后送开宝帐以数层左有右宜列画屏以邮节顿起贪狼少祖形势非常结成胜地龙蟠可观可俗
磊磊落落庄成四面仓箱卓卓昂昂趁出两傍文笔砚峰峦而叠秀溯龙脉亦均宜大小分流恰似六三之贵去来合位职居九五之尊举珠庭而再览明堂放眼海而观外局白石山为文塔文阵堂堂石马岭是武祺武坊凛凛缅维山之砂水聚万流以朝宗署石脚之岭作一砂而收尽满盆罗列悉聚会于明堂全局精华均归于墓下川河献瑞邮莫馨共灵胜之长山岳呈祥说不尽其精英之妙是以生成吉地本自天然穴成奇形犹须人事苟筑坟合度仙骨定卜英灵若选课得宜后代必当兴盛午戌二年钟秀气生佳儿庚辛两岁应来峰显扬贵孑武才凛禀官居一品之高文土繁多名播八方之远富堪敌国贵极当朝总之福人与福地无福者极难相逢缘因归缘士有缘者亦易相逢爱将笔墨以陈词书之纸筏以作记
附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