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谁说的

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孔子《论语·述而》 。原文是:子曰:"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孔子说:“几人同行 , 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别人好的学习 , 看到别人缺点 , 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 如果有 , 加以改正 。”
孔子(孔夫子 ,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 字仲尼 , 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 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 儒家学派创始人 , 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 ,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 ,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 , 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 , 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 , 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 , 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于《论语·述而》 。原文为:子曰:"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三】虚数 , 极言很多 。三、六、九、百、十、千都一样 。此句中泛指多个人 。焉:是兼词“于之”的意思 , 翻译为“在其中” 。翻译:“几个爱好相同的人同行 , 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 , 虚心向别人学习 。
【师】效法 。<此处若为老师 , 则翻译不通顺 。人非善则为不善 , 二者必居其一 。如是老师 , 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做老师了 。拜好人为师 , 大多数人可以做到 。但是要拜恶人为师 , 恐怕只有恶人了 。更何况古代有话叫:“一日为师 , 终身为父” , 这个师怕是更拜不得了 。效法就是模仿去做的意思 , 在此处就很通了 。善的就正面去模仿 , 叫做 从;不善的就反面去模仿 , 叫 改之 。希望能更正过来 , 不要再好为人师的误人子弟了 。>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谁说的】
简析:孔子的“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这句话 , 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 。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 , 但更可贵的是 , 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 , 而且以不善者为师 , 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他的这段话 , 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 , 都是有益的 。
声明:本篇经验系知识库原创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