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非翰札是什么意思,五体笔法相通不相同怎么办

殊非翰札是什么意思
【殊非翰札是什么意思,五体笔法相通不相同怎么办】殊非翰札意思是写草书不兼有真书的笔意,容易失去规范法度;写真书不旁通草意,那就难以称为佳品 。出处是唐孙过庭的《书谱》,原文节选: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译文是有人为掌握结构分布费时多年,但距离法规仍是甚远 。临摹真书难悟其理,练习草体迷惑不测 。即便能够浅薄了解草书笔法,和粗略懂得楷书法则,又往往陷于偏陋,背离法规 。
五体笔法相通不相同怎么办五体笔法相通,但不相同,侧重点不一,毛笔入纸角度不一,方法不一,自然结果不同 。古人告诫后世 : “复会其数法,归于一途,错综群妙”,就是这个道理 。傍通二篆,俯仰八分,任何书体通篆法,则古厚,字体无差。通隶则生姿态,含草意则不呆滞,方可凝重中寓飘逸。通楷则,则结构无怪,方能固气 。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用笔千古不易”,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各有灵苗各自探 。
2019年4月8日,新野人记于【归一堂】
孙过庭《书谱》全文及白话译文品读原文:加以趋变适时,行书为要;题勒方畐,真乃居先 。草不兼真,殆 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
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 。回互虽殊,大体相涉 。故亦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 。若毫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 。至如钟繇隶奇,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 。自兹己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 。
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 。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 。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 。嗟乎,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
译文:谈到应变时用,行书是主要的;对于题榜镌石,真书当属首选 。写草书不兼有真书的笔意,容易失去规范法度;写真书不旁通草意,那就难以称为佳品 。真书以点画组成形体,靠使转表现情感;草书用点画显露性灵,靠使转构成形体 。
草书用不好使转笔法,便写不成样子;真书如欠缺点画工夫,仍可记述文辞 。两种书体形态彼此不同,但其规则却是大致相通 。所以,学书法还要旁通大篆、小篆,融贯汉隶,参酌章草,吸取飞白 。对于这些,如果一点也不清楚,那就像北胡与南越的风俗大不相同难以互通的情形了 。至于楷书堪称奇妙的钟繇,荣膺草圣的张芝,都是由于专精一门书体,才达到无与伦比的境地 。张芝并不擅写真书,但他的草体具有真书点画明晰的特点;钟繇虽不以草见长,但他的真书却有草书笔调奔放的气势 。自此以后,不能兼善真草二体的人,书法作品便达不到他们的水平,也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专精了 。
由于篆书、隶书、今草和章草,工巧作用各自多有变化,所以表现出的美妙也就各有特点:篆书崇尚委婉圆通,隶书须要精巧严密,今草贵在畅达奔放,章草务求简约便捷 。然后以严谨的风神使其凛峻,以妍媚的姿致使其温润,以枯涩的笔调使其劲健,以安闲的态势使其和雅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书者的情性,抒发着喜怒哀乐 。察验用笔浓淡轻重的不同风格,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从少壮到老年不断变化的书法意境,一生中随时可以表露出来 。是啊!不入书法门径,怎能深解其中的奥妙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