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译张定宇合照 张嘉益演张定宇


张嘉译张定宇合照 张嘉益演张定宇

文章插图
张嘉益饰演江汉医院老院长张汉清 。
张嘉译张定宇合照 张嘉益演张定宇

文章插图
周一围和张天爱饰演一对抗疫伉俪 。
时代报告剧《在一起》近日已经收官 。不论是聚焦抗击疫情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生命的拐点》《同行》《救护者》《方舱》《火神山》,还是反映全民同心抗击疫情的《摆渡人》《搜索:24小时》《口罩》《我叫大连》《武汉人》等,都传达了中国人民在这场突发的公共危害性事件中,展现的团结一心、英勇无畏、敬畏生命、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
其中,《生命的拐点》作为《在一起》第一单元,由张黎、韩晓军执导,梁振华编剧,以武汉金银潭医院为背景,讲述了以张汉清(张嘉益饰)、谭松林(周一围饰)、陆曼琦(谭卓饰)、柳小可(张天爱饰)为代表的一线医护工作者,逆行出征,在未知的风险面前临危不惧、诠释医者仁心的故事 。新京报采访人员专访该剧编剧梁振华、导演韩晓军,他们认为“不管时光多远,我们应该记得这些医护人员 。”
创作
大部分人物真实有原型
剧中主人公张汉清的原型是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 。据编剧梁振华介绍,《生命的拐点》中大部分人物都是真实有原型的,周一围饰演江汉医院院长谭松林,张天爱则是同一家医院的护士柳小可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他们是一对相互扶持的抗疫伉俪 。为了不将可能的感染风险带给儿子,下班之后,他们便把早就打包好的行囊铺在汽车后座,过了二十多天“以车为家”的日子 。这也来自真实的新闻人物金银潭医院的涂盛锦和曹珊 。剧中所描绘的是一个群像,需要把医护人员和患者编织到一起,所以,梁振华把张汉清、谭松林处理成了“师徒”,谭松林和柳小可成为医护人员夫妻的缩影,这一群医护工作者是勇者中的勇者 。
导演张黎为该剧定下的基调是“遭遇战”,展现的是在抗疫的最前线和最初的关键时分 。剧中展现了街上车水马龙快要过年的场景,同时医院发热门诊一下子涌现了很多病人,救援队来之前只有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但他们撑住了,赢得了时间 。”导演韩晓军说 。
人物
张嘉益非常了解人物状态
剧中,张嘉益饰演的张汉清,是江汉医院的老院长;而周一围饰演的谭松林,则是江汉医院的新一任院长接班人 。张汉清和谭松林都是轻伤不下火线的典型 。张汉清身患渐冻症,依然坚守在抗疫最前线;谭松林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却始终心系疫情进展 。
剧中并没有刻意强调张汉清的病情,但提到他正在办理病退 。张嘉益看过张院长的影像资料,非常敬佩 。有一组镜头拍他远去的身影,病症已经让他走路姿势显出困难了,步履蹒跚,但那却是最坚定的步伐 。在此之前,《心术》、《急诊科医生》等作品让张嘉益有一些演医生的基础,跟之前的作品相比,《生命的拐点》对他而言更难演,因为这些事情太近了 。大家对那些时刻那些故事无比熟悉,会让演员害怕把真的演成假的 。所以完全不能“使劲”,时刻要求自己像那些医生一样:保持工作状态、足够坚定 。
在梁振华看来,“疲惫中的坚定”是张嘉益和张定宇某种精神共通,尤其是张嘉益扮演的张汉清独自上楼时的无声无息,简直就像是张定宇本人 。《生命的拐点》也特别在意“背影”的刻画,背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很多想象空间 。“比如张汉清很多背影,也是想表现坚定 。”导演韩晓军说,张嘉益和张定宇身上都有非常折磨人的病痛,所以张嘉益非常了解人物状态,“他们的背影、走路的姿态,都有着同样的坚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