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在中国的尽头 马克扎克伯格八字


文金错刀频道

十几年前在网游大行其道的时候曾诞生过一种非常火爆的行业捏脸

只要花上30块钱玩家就能用刘亦菲的脸穿着顶级装备纵横四方

当时一个职业的捏脸淘宝店月收入甚至可以达到上万

十几年后的现在网游热度已经大不如前捏脸生意却越来越火

一个名为ZEPETO的社交软件就靠着捏脸这个卖点一年融资上亿

坦白来说ZEPETO的捏脸素材十分简陋还不如一些网游

它之所以爆火只是因为三个字元宇宙

上到微软下到罗永浩都在讲元宇宙
它已经成了科技圈的流量密码目前国内已经有400多家公司申请了元宇宙商标

一个299元的元宇宙6讲能吸引四万人参加收入达到130万

除了开付费课外蹭元宇宙热度的研讨会更是层出不穷

有人说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联网

但诡异的是别说产品了至今这个被热炒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这样一个连产品都没有的概念凭什么成了2021年的第一热词

元宇宙
比游戏还令人上瘾
热钱涌入各大科技巨头表态如今的元宇宙看似八字已经有了一撇

就以喊得最响的Facebook为例它为了打造元宇宙已经花了上亿元资金还宣布要花100亿美元押注元宇宙

Facebook疯了似的进军元宇宙难道只是为了股价

1任何商品都能够明码标价

对于喜欢捏脸的玩家来说
元宇宙最好的就是可以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卖出去而不必担心被剽窃

如今许多元宇宙的交易都是建立在数字藏品NFT的机制上

虽然画作是电子的但经过NFT的严格加密后任何人都不能轻易复制仅属于你

在虚拟世界中你能用一栋别墅的价格去找大师买一个头像还不用被剽窃

不少虚拟货币也抓住机会打着NFT的旗号进军元宇宙迎来了价格暴涨

如果你是个游戏开发者元宇宙更是一个天堂

不少元宇宙游戏编程都十分简单小学生都可以学

有些高中生在元宇宙待了几个月就通过编写游戏提前赚够了大学学费

一个11岁的女玩家写了一个宠物模拟器就获得了50万美元她直接招募了十几个员工成立工作室专职开发游戏

最开心的还是平台公司

这些交易都是通过平台管理的货币完成平台可以更加深入地去获取数据

如果未来大批量的线下交易上了元宇宙比如说卖鞋卖菜平台甚至可以深度参与社会经济运行

2虚拟世界社交比现实还让人沉迷

有一句话说得好
互联网行业中最值钱的就是用户的时间

如今人们把精力放在社交游戏追剧短视频上但在理论上元宇宙可以满足上述的一切

以元宇宙的大热项目手游Roblox为例

它可以允许玩家在服务器中建立自己的小社会可以和熟人社交可以参加演唱会甚至组队打CS

如今美国每两名小学生就有一个玩Roblox

Roblox有一句名言
你在真实世界里面花美元还不如在Roblox里氪金来得爽

这还只是手游如果是参与感更强的ARVR等设备这种高自由度的世界只会更让人上瘾

时长一上来用户想脱身也难

科技公司眼馋元宇宙看中的是它背后的商业机遇

连卖白酒的
都靠元宇宙赚了50亿
但说到底元宇宙究竟是什么只是一个VR游戏吗

元宇宙metaverse一词出自30年前的一本科幻小说雪崩在书中人们花费大量时间生活在一种虚拟环境中

元宇宙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虚拟形象可以线上进行互动交易

在这个描述下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刀剑神域头号玩家中的虚拟世界

图片来源电影头号玩家

不过按照这个概念20年前风靡全国的QQ秀其实也是一种元宇宙

专属虚拟形象互动交易都可以有

虽然概念很模糊但无尽的可能性让不少巨头蜂拥而入

微软英伟达都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进军元宇宙的准备结果都在当天创造了股价新高

英伟达的新品发布会甚至是在一个虚拟厨房元宇宙中完成的背景全是建模除了主持人之外基本没有实拍

扎克伯格甚至把Facebook的名字都改成了META取metaverse的前缀

改名计划一出META原Facebook的股价随即上涨

甚至一个同名的公司都被牵扯进来股价暴涨了四分之一

这还不是真正的疯狂

不仅科技巨头来凑热闹就连一些小公司如今都是元宇宙的拥趸

今年9月份国内游戏公司中青宝宣布将打造游戏酿酒大师它是把虚拟和现实联动起来的元宇宙游戏

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玩家选择一个虚拟形象线上定制白酒线下就能快递到家

结果就因为宣传中提到了元宇宙第二天中青宝就涨停了接着就是将近一个月的暴涨

一个预算1500万元的游戏还未正式立项就让中青宝股价26天翻了三倍市值多了50亿

在监管部门紧急发函冷静局面后中青宝股价短暂下跌结果过了半个月后又开始暴涨拦都拦不住至今股价依然居高不下

中青宝股价飞天其他小公司也不落后不论你的投资黑历史有多少只要进军元宇宙就能赚钱

一年前还背负巨额亏损被指控搞内幕交易的汤姆猫公司也宣布成立元宇宙工作组当天开盘即涨停

汤姆猫当天的股价走势

只要有虚拟形象线上交易能延伸到现实中似乎都可以叫元宇宙

在和元宇宙更相关的VR领域更是在今年焕发新春前九个月的融资就已经达到了200亿

有人感慨道
当年的比特币至少还要复读一下去中心化分布式哈希函数等专业术语现在连这些都省了

被吹捧的元宇宙
成了割韭菜的绝佳选择
不过元宇宙虽然热度很高但远没有达到众人的期望

Facebook只拿出过一个线上3D会议应用大家可以套着3D模型在线上做一张PPT

至于模型质量学了三年动画可能都比这个强

除了会议应用外最贴近元宇宙的还有一个劣质AR滤镜

质量还不如手机自带建模

看着这些成果再想想巨头们提出的宏大口号感觉怎么都对应不上

元宇宙的未来远没有到来有人倒先变成了被割的韭菜

在小红书元宇宙已经有了一万件商品绝大部分都是书和培训课

在读者买完元宇宙书籍后直呼上当称书中内容就是从网上摘抄的

尽管评价如此差但这样一本东拼西凑的书店铺月销量依然能上千本

至于那些课程也有很多猫腻

打着元宇宙投资机会的旗号推销几百上千的培训课有的还号称一次688逐浪元宇宙十年

本质上这些讲师只是把彼此不相干的事物用元宇宙一锅烩借此敛财

明明元宇宙技术的成熟还需要五到十年但琳琅满目的元宇宙生态却已经建立

除了收割智商税外元宇宙还有个很重要的用途是诈骗

一些元宇宙项目号召用户加盟按时返点用户一上头就买了几百万元的虚拟币

还没等到返现这些项目就快进到了卷钱跑路

元宇宙割韭菜案例数不胜数就连一些较为成功的元宇宙应用也逃不开公众的质疑

上文提到的Robolox抽成极为苛刻全部提现至少要收七成税
远高于被广为诟病的苹果三成税

钱还是小事最可怕的是那些大公司的背后心思

【元宇宙在中国的尽头 马克扎克伯格八字】几天前Facebook被曝光了一个50页的内部PPT当时的项目组长放下豪言称

他们会与虚拟人结婚同时尽可能少地在所谓的现实世界中度过时间

他们一天内的大部分时间可以在元宇宙里工作吃饭社交和睡觉

这些言论引起了人们的警觉
元宇宙究竟是一个开放式的未来还是让赛博地主们更方便地控制社会

以后在元宇宙中每一寸肌肤的触感都可能会上传到服务器

PPT曝光后不少人就说Facebook改名为META并不是剑指元宇宙而是通过广告最终操纵所有人

当下的元宇宙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但资本的快速涌入却让这个还不错的概念变了味

在头号玩家结尾被金钱扭曲的虚拟世界恢复正常是因为换了一个开明的管理员

但在现实中用户吃亏后真的有机会要求换人吗

在鼓吹高大上的元宇宙之前请先回到现实中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田恒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