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预见2022:《2022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全景图谱》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 ( 300134 ) 、梦网集团 ( 002123 ) 、共进股份 ( 603118 ) 、胜宏科技 ( 300476 ) 、润和软件 ( 300339 ) 、立昂技术 ( 300603 )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中国物联网区域竞争情况
行业概况
1、定义
所谓 ” 物联网 ” ( Internet of Things,IOT ),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 ( RFID )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 。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 ( RFID ) 、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 。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 ” 感知、传输、处理 “ 。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
自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 。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 。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 ( RFID )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 十三五 ” 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在 ” 十三五 ” 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 。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在 ” 十四五 ” 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 5G 用户普及率提高到 56% 。并且 5 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 7 大重点产业外,其余 4 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 7 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 7 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超过 10% 目标的重任 。
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 。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 GSMA 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 ( 2020 年移动经济 ) 》报告显示,2019 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 120 亿,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 246 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3% 。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 30%,2019 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 36 。3 亿 。而根据 2021 年 9 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 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 45 。3 亿个,预计 2025 年能够超过 80 亿个 。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 35% 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 ; 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 20% 左右 。
3、传输层产业结构中传输层占比最高
根据赛迪发布的《2019-2021 年中国物联网市场预测与展望数据》,物联网的传输层依旧位居最大份额 ; 随着大规模地方性物联网政策的落实陆续完成,支撑层增长速度放缓 ; 而随着各领域市场需求的释放,平台层、应用层市场增长速度将持续呈上升趋势 。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 2 。5 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 。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 。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2019 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 1 。76 万亿元左右,2020 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 2 。14 万亿元左右 ; 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 18% 以上的增长速度 。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截至 2021 年 5 月底,工信部共公开 2 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前瞻结合 2 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其项目数分别为 39 个、24 个、22 个、20 个 。
2、企业竞争: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2021 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于 2021 年 10 月 29 日发布,报告从动态角度评估物联网产业链各公司发展状况,围绕企业影响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能力、发展成效等多维度能力进行分析,剖析中国物联网企业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中国物联网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市场参与者竞争实力,试图发掘物联网行业业务实力强、成长性好以及竞争壁垒高的优秀企业群体 。根据《2021 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2021 年我国物联网最具领导力企业名单如下: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信通院于 2020 年 12 月发布的《2020 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 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 2025 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 61% 。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
2、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 。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
新冠疫情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犹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出现一定的停滞期,另一方面疫情助推中国物联网的渗透 。2020 年无人工厂、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 ” 无接触经济 ” 的爆发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 。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 5 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 2026 年市场规模超过 6 万亿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 募投可研、IPO 业务与技术撰写、IPO 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
【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预见2022:《2022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全景图谱》】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