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韵遗风今犹在 济宁哪里有算卦特别准的

城市记忆开栏的话
岁月无声见证人间沧桑一如悠悠运河载走多少悲欢依旧保持涌动的姿态默默向前
在时间的流逝中古老的太白楼静默在古运河北岸1200多年前诗仙李白在这里举杯邀月留下多少壮丽诗篇南北客商涌入竹杆巷信息货物财富在这里交换流转一度打造出山东最大的竹器市场历经600年风雨的顺河东大寺依旧魏然矗立斗拱挑檐曾望古时月
时序更迭阅尽世间风流如今的济宁高楼林立路网通达灯火闪烁处尽显现代气息
【唐韵遗风今犹在 济宁哪里有算卦特别准的】大众网济宁频道推出城市记忆栏目发掘济宁历史增强文化自信走进标志建筑记录时代变迁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宁6月22日讯采访人员朱仙娉荣斌要了解济宁这座城总绕不过太白楼这座灰砖建成的古楼因李白得名它屹立在繁华的商业区眺望着悠悠运河诉说着千年沧桑
曾经一条运河挑起南北中国带来一派繁华河上商船往来岸上商贾擦肩济宁城内人和物都在流动经济繁荣太白楼见证者运河浮沉也见证着济宁城的兴衰
曾经谪仙李白在这里举杯邀月吟咏几多诗篇一代诗仙潇洒浪漫豪情万丈在太白楼上题诗抒怀留下千古佳话
就是这座默然矗立的古楼见证历史烟云静观世间万象斯人已去盛名仍在只有被繁华包围的太白楼继续留在时光的流转里它在历史的烟云就在它在诗人的豪放就在
太白楼高高几许时光荏苒忆犹新
对于老济宁提到太白楼有人对它熟悉到陌生多年不曾登临甚至三过而不见更多的是有人用它来作为地标建筑帮别人指路它毕竟是一个坚实的存在但无论如何太白楼在济宁人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眉心点个红点描个红脸蛋穿一身服装然后站好笑眯儿的咔这就照完了现在很多人拿着那时候在太白楼前拍的照片让我拍成和几十年前一样的效果已经不可能拍出来了因为那是一个时代的特点和记忆太白楼下有个太白照相馆是济宁城里第一批自主创业起来的商铺老板钱先生说起那时候的太白楼眼睛里充满了回忆
钱先生说二三十年前这里就是济宁最繁华的地段小朋友过生日或者过年过节很多家长都会带着他们来太白楼这照相留影时过境迁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为人父母他们中的不少人现在每年会带着自己孩子从太白楼路的南面以太白楼为背景拍一张相同角度照片因为在很多人心里太白楼就是济宁的象征
小的时候就记得太白楼很高高的不知道怎么形容楼上的灯笼很红路过这里的时候都要抬头仰望每到过年的时候来看花灯的人围得水泄不通挪一步路都难今年31岁的苏明每年都会登临太白楼在同一地方为自己留下照片苏明说他小时候都是父亲带着来拍照留念慢慢长大了关于太白楼的记忆也渐渐后退想起来只是觉的它高不可攀但长大后感受到更多的人文情怀和诗仙李白留下的唐韵遗风站在楼上放眼望去小时候的记忆也愈发清晰
时光倒转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济宁每逢年节十里八乡的老乡们都会拖家带口赶到城里城里的人们也会出门凑个热闹太白楼前的人潮涌动是每个老济宁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幕那些太白楼前的照片上可能颜色明艳的不像话也可能照片中的人穿着土得掉渣但这些正是时代变迁中的城市记忆当画面上定格的记忆穿过时光必然带给当下的我们无限遐想
重拾城市记忆这些众生相你可还记得
当年的百货大楼有两层新华书店有三层太白楼在中间人来人往排队拍照钱先生的照相馆先前是哥哥姐姐在经营小时候自己常在馆里玩印象最深的就是太白楼下三五个老爷子凑在一块吸着旱烟袋把腿一盘眼一眯就开始半躺在台阶上休息一排一排的排下去看着也整齐
那个时候城外的乡亲谁家要娶媳妇都会进城到百货大楼买身新衣裳自然也少不了去太白楼前摆个好看的造型留个合影儿太白楼下棉花糖糖稀人水果糖各种小贩一字排开人多的时候街边人声鼎沸每当正午时光一到摊主们就退到楼梯上抄着手聊着家常晒着暖后来才有了卖旧杂志的沿街卜卦的套圈打彩的仿佛越是靠近太白楼生意就越好
直到现在济宁城里上了岁数的老人还能依稀记得这还是济宁城里赫赫有名的土山儿运粮的船靠了码头船工开始上岸城里的人们劳累了一天渐渐聚向这里地摊叫卖武术杂耍剃头喝茶弹琴唱曲儿小土山就像油锅里落进了一个火星噼里啪啦的热闹起来
近百年时光已逝太白楼似乎是济宁人精神上的一种寄托有它所在便似心之安处
对于每一代济宁人来说太白楼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存在对于太白楼的历史我们又真正了解多少呢
千年文化沉淀得一楼名曰太白
1200多年前李白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篇章他在济宁写下53首唐诗开启了他诗歌创作达到巅峰的时期他爱去酒楼喝酒做出了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任城县厅壁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寄东鲁二稚子等名扬天下的诗句
那一年李白36岁携妻女来到经济富庶政和清明的任城这里不仅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更是才俊人脉的聚集之地因此李白寓居在此23年之久他常常光顾的这家酒楼原本没有名字李白在此常与在任城做官的六叔父饮酒畅谈与贺县令开怀畅饮还与诸多好友把酒言欢李白到济宁的第二年曾去泰安府徂徕山下的竹溪隐居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诗酒唱和并称为竹溪六逸但他每每远游后都回到济宁的家中再邀上好友去这家酒楼不醉不归
天宝元年李白在这家酒楼里接到皇帝诏书他奉诏入京意气风发之时邀请不少城中好友酒楼作别之后李白离济宁入长安开启了自己人生中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的短暂辉煌不到三年李白被赐金还乡带着无边的落寞与无奈准备回到济宁之时途经洛阳遇到了前去探亲的杜甫当青天里的太阳与月亮相遇这段日月双辉的光华也从洛阳照到了李白第二故乡济宁城中的酒楼里
人生短短不过百年李白一生中许多重要时刻都与济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似乎从遇见他的那一刻这座酒楼便有了历史的记忆
妻子病逝女儿长大儿子出生李白生活与仕途上的喜怒哀乐统统融进了这座酒楼中
李白逝世后九十九年吴兴人沈光过济宁时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作李翰林酒楼记一文从此便有了太白酒楼传颂于后世
运河畔上的明珠见证历史兴衰
元朝至元二十年京杭大运河改道东移时在济宁城穿城而过因运河工程的需要由当时兼任济宁监州的丞相冀德芳将原始的酒楼移到南城墙上后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重建太白楼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门城楼东城墙之上也就是现存太白楼的位置并将酒字去掉更名为太白楼从小闸口移到了运河岸太白酒楼被摘掉了酒字虽已不再是一座酒楼却依然留下了厚重的文化沉淀
一条大河贯南北南北船只到济宁必落帆停船等候过闸过往客商都会上岸一睹这座运河明珠的风采彼时的太白楼远眺运河千帆涌动车拉船载喧嚣集市里的一派繁华尽收眼底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登临太白楼两此留下御笔时任河道总督的林则徐曾慕名登临靳辅完颜伟等也都在此留有诗篇
时光流转朝代更迭历经清民国年间的数十次较大的重修与战火如今的太白楼已在平静的岁月中度过了六十七年如今再登太白楼林荫葱郁大家手笔藏匿于楼宇之间远有李白的观字碑李汉章的三公画像石近有济宁末代秀才李汝谦东渡前所作宴客亦寻常贺监何人应让风流归太守能诗最奇特青莲如我无需星宿托长庚还有罗振玉的把酒临风看带郭千家何处青山留谢眺登高望远指布帆一片当年春水别汪伦石刻楹联更有乔羽所题写的诗酒英豪说李白的石刻
千古岁月如运河之水般奔流不复沉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代文人墨客的文化浸润也让这座建筑越来越有灵气这一处酒楼虽历经繁华沧桑却浓缩了千年历史文化的城市记忆
曾在太白楼工作27年的夏义梅说走进这座太白楼有很多可以诉说的故事它不仅是个文化载体更承载着历史的情怀一段太白楼的佳话浓缩了济宁城的兴衰历史从李白到运河再到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历史上许多辉煌的一瞬都萦绕在此绕不过济宁城与太白楼这一千古名楼见证了济宁城的风雨沧桑与老运河的繁华而楼内藏就的珍贵馆藏正延续着当今的文化兴盛
千年一瞬如今再登太白楼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它立于古运河之畔你仿佛依旧可以闻到月白风清之夜李白把酒问月时的酒香远眺运河眼前兴许会浮现出独属于济宁大运河岸边的盛景侧耳倾听那商贾匆匆步履与运河的滚滚流水还依稀犹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