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寒号鸟明白了什么道理,寒号鸟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读寒号鸟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寒号鸟明白了要认真对待生活,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懒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寒号鸟的故事讲述了寒号鸟每天好吃懒做,不听喜鹊的劝告,不努力建窝,最后在冬天的寒夜冻死的故事 。
寒号鸟这篇课文讲了寒号鸟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就睡觉或者外出玩耍,从不打算在冬季到来之前做窝,即使喜鹊多次劝告也当做耳旁风,得过且过 。寒号鸟也不是没有想过做窝,但是总在拖延,很难改掉懒惰的毛病,它存在侥幸心理,没想到会在寒风来临之际却冻死在岩缝中 。
【读寒号鸟明白了什么道理,寒号鸟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寒号鸟是胸无大志的,抱着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生活,天气暖和就偷懒睡觉或飞出去玩,每天都在说明天垒窝,可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生活中像寒号鸟一样的人大有人在,事情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去做,可事情往往会因为一些意外情况而终止,所以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该临时抱佛脚 。
相反,我们从喜鹊身上却能学到一些好的品质 。比如做事提前规划好,有长远谋划和考虑,同时还提醒同伴做好准备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两句话用来总结寒号鸟的故事很恰当 。
寒号鸟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道理:
人活着不能目光短浅,要做长远打算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活着,就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不能得过且过 。
短文主要写了寒号鸟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不做长远打算,冬天冻死在岩缝里 。
原文: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 。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 。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
有一天,天气晴朗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 。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 。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 。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冷死我,明天就垒窝 。”
天亮了,阳光普照大地 。喜鹊在枝头呼唤邻居寒号鸟 。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冻死了 。

读寒号鸟明白了什么道理,寒号鸟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寒号鸟》讲述了寒号鸟得过且过,不肯盖窝,结果在半夜冻死的故事 。后人据此引出了“得过且过”这一成语 。
得过且过的意思是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 。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 。
作者简介:
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 。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 。自幼刻苦攻读,广览群书,因而学识渊博,工诗文,善书画,成语“积叶成书”讲述的便是他的故事 。
元末兵起,陶宗仪避乱松江华亭,耕作之余,随手札记 。元至正末,由其门生加以整理,得其中精萃五百八十余条,分类汇编成《辍耕录》30卷,该书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都很高 。
作者对元代掌故、典章制度十分熟悉,尤其对元末东南地区农民起义状况,多为耳闻目睹,因而所记内容较为真实 。
寒号鸟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寒号鸟这篇童话告诉我们要做长远打算、顾全大局,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得过且过,要用勤劳创造美好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