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到现代的建筑 ,古时的建筑物?


古代到现代的建筑 ,古时的建筑物?

文章插图
中国古建筑中有两种基本的木结构——抬梁式与穿斗式,在汉代时,这两种木结构已经基本形成,他们分别应用于北方和南方,而在当时从实物遗存来看,多层木架建筑已经非常普遍了 。长城起源于战国时期,是诸侯间防御互相攻击的需要而产生的,长城处在北方的秦国赵国,燕国三国之间,是为了抵御匈奴的攻击,在秦国统一六国后,又在原有的长城上增加了长达3000公里的防御线 。东汉石阙,在秦汉时期,表现威仪的建筑物,主要是 门阙,而门阙主要用于陵墓前和祠庙前面 。迄今为止,我国现存的石阙有将近30座,基本都属于东汉时期,而有23处都分布在四川 。墓室,享祠和陶屋模型,在汉代墓室建筑中,砖砌墓的代表是河南洛阳卜千秋墓,这些墓室的空间区分很是细致,墓室里的艺术品,也多为精美制作 。壁画、画像砖石,这些砖石中的建筑形象主题多种多样,而在建筑形象上,木构建筑,除了流行的“一斗二升”外,还有斗拱形建筑 。而在秦汉时代的建筑装饰上,主要分为四个门类:壁画,画像砖,画像石,瓦当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建筑装饰发展,就已经很不错了,在当时的普遍水平中,秦国的建筑装饰水平明显的要比燕国,齐国等国的半瓦当明显高出一筹 。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瓦当的图案就更加丰富了,到了西汉最流行的卷纹云瓦当以及吉祥文字瓦当,都有了更好的发展 。
【古代到现代的建筑 ,古时的建筑物?】中国古代匠人工艺高超,营造出来的建筑往往可以经历许多年的风吹雨打,故而古代流传到现在的建筑实物实际上有很多 。其中,有气势恢宏的紫禁城,有秀丽典雅的拙政园,亦或是自然质朴的晋商大院,这些建筑都构成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或地区的独特凤光 。但若是要选一个经历波折对多的古建筑,那么一定是应县木塔无疑了,在此,笔者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应县木塔的历史与独特经历 。
古代到现代的建筑 ,古时的建筑物?

文章插图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境内,始建于公元1056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全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为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 。从外面看,塔身为五层六檐,但在内部,各层间设置有夹层,故实际上应为九层 。全塔为纯木结构,没有用任何铁架,仅靠斗拱架子把所有木构结合起来,无钉无铆,涉及精巧,有“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的美称 。除了构造本身的精巧之外,在这一千多年来,应县木塔经历过多年的风吹雨打,甚至还经历过几次大的地震,在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时期,曾经遭到过炮弹的袭击,却仍然屹立不倒,为应县木塔增添了几分传奇的色彩 。而关于其“斜而不倒”的原因,学界早有许多解释,一般认为,这与其独特的结构设计紧密相关,木塔独特的木结构设计使其在外力的作用有容易变形且容易恢复形变的特点,组合成一个相对具有柔性的框架结构,而斗拱的存在也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这些都保障了木塔结构的稳定性,故而木塔能够历经风雨而不倒,显示出中国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和中国古代木质建筑的优越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