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挂对联 春节挂对联的由来

春节贴对联的原始意义是为了驱邪、避邪 。现在,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
【春节为什么挂对联 春节挂对联的由来】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 。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我们过年的重要习俗 。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和福字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
春联的最早雏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画“神荼、郁磊”两神神像,用来驱秽辟邪,到了后来,桃符不断规范化,演变成为用于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宽三寸的长方形桃木板 。“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 。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 。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 。”
如果说画神像主要意在祛鬼和辟邪,那么写春词主要意在祈福和吉祥 。几经演变,这就形成了后来的门神、年画与春帖、春联两大脉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