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成就是什么,柏拉图提出人的三个层面分别是什么

柏拉图提出人的三个层面分别是什么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成就是什么,柏拉图提出人的三个层面分别是什么】
三个层面分别为理性,激情,欲望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国家的图景: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站在城市的高度足以看到整个国家,人们互相了解的程度 。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分工,所以他把理想国家的公民分为三个等级:政治家、战士和劳动者,代表着智慧、勇气和欲望三个品质 。
正义是智慧、勇敢、节制三种美德的统一,同时,也正是由于正义这种美德的存在,国家中才会产生智慧、勇敢、节制这三种德性,并使它们得以在国家中保持 。正义是一种美德,也是建立理想国家的总的原则,正义是包括被统治者在内的国家全体公民的利益 。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以相当大的篇幅试着反对别人提出的正义就是强者利益的观点,他认为正义应该是包括被统治者在内的国家全体公民的利益 。他说,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成就是什么,柏拉图提出人的三个层面分别是什么

文章插图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成就是什么如果说苏格拉底是个谜一样的男人,还有的猜,那么柏拉图则更像一个符号,只能想象 。虽然留下了不少遗作,光业内公认的就有24长篇和4封书信,但主角却大都是苏格拉底,很少提及自己 。所以,对于柏拉图本人的探索,我们只能从他有据可查的生平和思想中寻找蛛丝马迹 。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家里排行老四,父亲阿里斯通和母亲珀克里提俄涅都出自名门望族,往上数几代不是皇帝就是宰相,属于贵族阶级,但“plato”这个名字却很接地气,是个外号,用来形容他宽阔的额头,效果类似于“胖丫”,是他的体育老师起的…
1.麦穗
柏拉图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期热衷于文艺创作,写过诗,也尝试过戏剧,直到遇见苏格拉底,才开始一心研修哲学,这时,柏拉图20岁,苏格拉底62岁 。
这期间,便有了那个著名的麦穗的故事 。
有一天,柏拉图问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把他带到了一片麦地旁,让他在这片麦地里摘一个最大最黄的麦穗回来给他,但有一个要求,只准往前走,不准后退 。结果柏拉图两手空空的走出了麦地,苏格拉底问其原由,柏拉图老实的说:“因为不能回头,所以我一直不确定自己身边的是不是最好的,总认为最好的还在前面,但后来发现,之后的还不如之前的好,所以自己什么也没有摘到 。”
苏格拉底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
后来,柏拉图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
苏格拉底同样的让他在一片麦地里走一遍,同样的让他找到一个最大最黄的麦穗回来,同样只准向前,不准回头 。这次,柏拉图带着一个很普通的麦穗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带回来这么平凡的麦穗,柏拉图答道:“我一路上是错过了很多又大又黄的麦穗,但我怕前面的麦穗比现在的还小还差,所以就选了支较为平凡的 。”
苏格拉底笑着说:这就是婚姻 。
后来便有了“柏拉图式爱情”,虽然现在被大部分人误读,简单点说就是“爱高于性”,但不得不承认,这原本就是理想主义的爱情 。
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对你(他)而言,她(你)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 。-柏拉图
2.马
八年之后,雅典法庭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苏格拉底 。柏拉图对雅典政体彻底失望,开始了长达12年的游学,先后到过西西里、意大利、埃及等地,听说期间被卖作奴隶 。
35岁前后,写下了早期的对话著作:《申辩》、《克力同》、《游叙弗伦》、《拉齐斯》、《吕西斯》、《查米迪斯篇》 。
这时候,柏拉图已经对认知世界和感知世界有了清醒的区隔 。
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 。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 。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 。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 。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 。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
后来有了《理想国》中的四线段比喻,对这两个世界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又把人的灵魂功能划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 。
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话 。-柏拉图
3.洞穴
为了能够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柏拉图曾三次赴西西里岛与叙拉古狄欧尼修一世打交道,希望说服统治者用最好的法律来治理国家,遗憾的是最后无疾而终 。
公元前387年,整个希腊世界奄奄一息,此时,柏拉图四十岁,回到了雅典 。在朋友的资助下,柏拉图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建立了阿卡德摩(Academus)学园,是的,就是现在的Academy(高等教育机构) 。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术研究,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学校,前后持续存在达九百年之久 。
他把余生的所有精力都倾注在讲学和著述上,越来越少参加政治实践,著有《理想国》、《会饮》、《斐得若》、《费多》、《智者》、《政治家》、《斐里布》、《蒂迈欧篇》等 。
《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
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 。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出光明的道路 。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
柏拉图想说什么?其实还是他的“理念论”,“形式”是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 。
思想永远是宇宙的统治者 。-柏拉图
柏拉图错了吗?我想没有,因为他什么都没说过 。他的所有的哲学思想基本都是以对话形式呈现的,主角又不是他,所以通篇感受到丰富的暗示性和启发性,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得以善终,享年80岁,葬在他耗费半生才华的学园 。
如果非要就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论个对错,我觉得“理想国”是好的,但毕竟只是“理想”,谁又能保证正义就绝对正义,谁又能确定真理一直是真理?所以,它大概是不对的 。
如果单就柏拉图主义的存在意义讲,那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不是因为等待万一有一天理想会实现,而是起码你得有,才知道该往哪走 。
智慧一定具有更神圣的品质,这是永不会丧失它的效能的,可是,由于它的方向不同,于是或为有用与有益,或为无用与有害,要迫使那些禀赋好的人去得到我们认为最伟大的知识,使其能够看到“善”,帮助他们不断前进 。-柏拉图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成就是什么,柏拉图提出人的三个层面分别是什么

文章插图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成就是什么,柏拉图提出人的三个层面分别是什么

文章插图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成就是什么,柏拉图提出人的三个层面分别是什么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