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鹧鹄天翻译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
再次经过苏州时已是物是人非了,你与我同来此地,却为何不与我一同归去?冰霜打过的梧桐树已是半死半生了,头发花白的鸳鸯失去了伴侣,寂寞地飞去 。
草原上,旭日初升,露珠已微微蒸发,我徘徊于旧日的住所和你的新坟之间 。躺在空床上停着南窗外窸窸窣窣的雨声,谁又会在深夜掌灯为我缝补破旧的衣服啊!
亡妻之作,个人觉得比苏轼的《江城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为朴素,甚至有想哭的冲动,真的 。
如果楼主希望是英语翻译的话,抱歉,英语再好也不可及汉语的朴质之美,没这个必要吧 。
辛弃疾的《鹧鹄天》翻译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
这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那时他正在家中闲居 。
一个老英雄,由于朝廷对外坚持投降政策,只落得投闲置散,避世隐居,心情的矛盾苦闷当然可以想见 。忽然有人在他跟前慷慨激昂地大谈功名事业,这位老英雄禁不住又慨叹又有点好笑了 。想起自己当年何尝不是如此满腔热血,以为天下事情容易得很,哪里知道并非如此呢!
此词上片忆旧,下片感今 。上片追摹青年时代一段得意的经历,激昂发越,声情并茂 。下片转把如今废置闲居、髀肉复生的情状委曲传出 。前后对照,感慨淋漓,而作者关注民族命运,不因衰老之年而有所减损,这种精神也渗透在字里行间 。
辛弃疾二十二岁时,投入山东忠义军耿京幕下任掌书记 。那是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 。这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宋金两军战于江淮之间 。明年春,辛弃疾奉表归宋,目的是使忠义军与南宋政府取得正式联系 。不料他完成任务北还时,在海州就听说叛徒张安国已暗杀了耿京,投降金人 。辛弃疾立即带了五十余骑,连夜奔袭金营,突入敌人营中,擒了张安国,日夜兼程南奔,将张安国押送到行在所,明正国法 。这一英勇果敢的行动,震惊了敌人,大大鼓舞了南方士气 。
上片追述的就是这一件事 。“壮岁”句说他在耿京幕下任职(他自己开头也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伍,手下有两千人) 。
“锦檐突骑”,也就是锦衣快马,属于侠士的打扮 。“渡江初”,指擒了张安国渡江南下 。
然后用色彩浓烈的笔墨描写擒拿叛徒的经过:
“汉箭朝飞金仆估”,自然是指远途奔袭敌人 。大抵在这次奔袭之中,弓箭(“金仆姑”是古代有名的箭,见《左传》)曾发挥过有力的作用,所以才拿它进行艺术概括 。
至于“夜娖银胡?”,却要费一些考证 。
胡?是装箭的箭筒 。古代箭筒多用革制,它除了装箭之外,还另有一种用途,夜间可以探测远处的音响 。唐人杜佑《通典》卷一五二《守拒法》说:“令人枕空胡禄卧,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见于胡禄中 。名曰地听,则先防备 。”宋人《武经备要前集》卷六说法相同:“犹虑探听之不远,故又选耳聪少睡者,令卧地枕空胡鹿——必以野猪皮为之——凡人马行在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闻其中 。”胡禄、胡鹿、胡?,写法不同,音义则一 。“娖”《集韵》:“谨也” 。是小心翼翼的意思 。这里作动词用,可以释为戒备着 。“燕兵”自然指金兵 。燕本是战国七雄之一,据有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地方 。五代时属契丹,北宋时属辽,沦入异族已久 。所以决不是指宋兵 。由于辛弃疾远道奔袭,擒了叛徒,给金人以重大打击,金兵不得不加强探听,小心戒备 。(这两句若释为:“尽管敌人戒备森严,弃疾等仍能突袭成功 。”也未尝不可 。)“夜娖银胡?”便是这个意思 。
这是一段得意的回忆 。作者只用四句话,就把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
下片却是眼前情况,对比强烈 。“春风不染白髭须”,人已经老了 。但问题不在于老,而在于“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本来,自己有一套抗战计划,不止一次向朝廷提出过(现在他的文集中还存有《美芹十论》《九议》等,都是这一类建议,也就是所谓“平戎策” 。)却没有得到重视 。如今连自己都受到朝廷中某些人物的排挤,平戎策换来了种树的书(暗指自己废置家居) 。少年时候那种抱负,只落得一场可笑可叹的结果了 。
由于它是紧紧揉和着对民族命运的关怀而写的,因此就与只是个人的叹老嗟卑不同 。正如陆游所说的:“报国欲死无战场”,是爱国者共同的悲慨
鹧鹄天这首词的上片,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 【贺铸鹧鹄天翻译】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在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上阙写景.开首“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雨后的景物,给人以密不透风之感.最后以“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相对,一个诉诸视觉:“时时现”;一个诉诸嗅觉:“细细香”.充满了诗情画意.
下阙写散步.江村小景绘好之后,视角则陡然一转,步入画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通过作者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最后两句乃点睛之笔,“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词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则又更进一层,超出世表.
鹧鹄天 李清照 1.《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
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
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后所作 。李清照南渡之后,陷入了国破家亡、夫死流离的悲惨境地,心绪落寞,乡情殷切,写一些怀乡词 。这词写晚愁霜晨庭院中凄寒肃杀的景象及女主人一醉解千愁的浓重家国之思 。两词结句,如直抒胸臆,僵直枯燥,便缺乏了艺术的生机 。宕开一笔,别出远神,境界全出,更引起读者冥想遐思 。获得特殊的美感享受 。
2.《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 。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咏花之词如咏梅、咏菊等有很多,但只在此首中将桂花推为“花中第一流”,由此可见这首词中李清照对桂花评价之高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首词中的桂花也恰是李清照的一个写照 。这首与李清照平日之词风格不同之处在于全词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不像其他的词重在描写,藉描写来抒情 。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一句是对桂花的一个描摹,全词中仅此两句是描写,其余皆由此二句引出议论和联想 。前句重在描写桂花的颜色,“暗淡轻黄”四字写出了桂花的光泽和颜色:光泽不鲜艳耀眼,颜色也是令人赏心悦目之淡黄色,一开篇即将桂花的鲜明特色展现出来,“体性柔”则写桂花的纤薄柔嫩之态,读来似见柔弱女子让人怜惜 。单此一句即形神兼备,盖因作者抓住了桂花的突出特点来描写 。接下来自然地引出下句“情疏迹远只香留”,说明桂花不追求繁华炫目,不追求万人敬赏,虽“情疏迹远”却将香气留与人间,这是作者所犹为欣赏的品质 。宋之问有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所表现的是同样的情怀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句评论是全词的核心所在,也是李清照的个人写照 。“浅碧”、“深红”都是耀眼之色,是多数花借以展现自己的颜色,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不需要的,因为桂花自身的馥郁香气就足以使它成为“花中第一流”!这也反映了李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内在美品质美才是真正的美,是动人心魄的美,是可以流芳千古的美 。“何须”二字将上文宕开,十分强烈的将以艳色取名的花和色淡香浓的桂花相对比,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
上阕重在描写桂花的色与香,并将二者相对比,写出桂花重香不重色的优秀品质 。由此引出了第一层议论,强调了桂花乃“花中第一流” 。那么在下阕中作者将此结论进一步引申,意境迭进 。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承上阕而来,用梅花的嫉妒、菊花的羞愧来反衬桂花的出色 。梅花和菊花也都是花中常被喻指优秀品质的花,而且就是李清照的词对这两种花的评价也很高,然而即便如此,在桂花面前梅菊尚需“妒”、“羞”,由此可见桂花的骄人与高贵 。于是桂花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仲秋八月开放的花中之冠了 。这是作者的第二层议论,将桂花与梅菊相对照,较之上阕的议论这两句则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桂花的内在品质 。
最后两句“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是李清照的第三层议论 。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而李清照在上面的议论基础上,指出当年屈原没有将桂花这足以“冠中秋”之花遗漏是其没有情思的缘故 。可谓将对馥香四溢的桂花的赞美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
朱淑真(宋)有《秋夜牵情》诗曰: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谁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看 。所表达的意思与清照之词有相近之处,另外吕声之(宋)也有诗句“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来赞美桂花的卓尔不群 。
在李清照的众多咏花词中,此首以议论见长,以桂花自比,写出了桂花色淡香浓的优秀品质,也是作者傲视尘俗、内秀自芳的写照 。且全篇虽议论颇重,然三层叠进,不显累赘,反觉充实,这也是作者功力独到之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