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生活作息,古代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今人泡澡 , 也分thesis 。在明代 , 平民百姓要攒 2 天的薪水 , 才能去脏池子里洗个腥风扑面;贫民则躺在白玉池 , 环绕花草 , 吹着花风 , 边饮茶边蒸桑拿 。这享用 , 现代人都Seiches 。最近很闲 , 闲得惊慌失措 , 于是想研究今人泡澡 。
相信他们也能看得出来 , 是不是真闲得惊慌失措了 , 没事儿谁研究今人泡澡啊!而且你见过咱泡澡吗?
今人泡澡我肯定是没见过 , 但我的优势是读了一些杂七杂八的史书 ,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 , 不光要跟他们聊今人泡澡 , 还会聊截叶啊、扫大街啊、种菜啊、炒菜啊等等闲事 , 反正越无趣的事咱们越要聊 , 看看有多少无趣的人能听我说这些无趣的事 。
言归正传 , 咱们来说泡澡这事 。只不过今人泡澡跟他们是一样的 , 分两种 , 一类叫贫民泡澡 , 一类叫贫民泡澡 , 那么分门别类没有歧义 , 别往心里去 , 不管你接不接受 , 都是客观存在的 。
贫民泡澡的目地很直接 , 是为了整洁 , 你再说平时忙着打工赚钱还来不及呢 , 不脏谁有闲心干那玩意儿?
就算夏天的话 , 男人在河里直接就化解了 , 女人在家里随便冲个凉了事 。可秋冬天就有点麻烦 , 像我小时候 , 天冷时一般七天左右洗一场 , 倒一盆开水关了门洗 , 洗完之后那盆水……总而言之没法看 , 因此在过年的时候 , 要郑而重之地去厨房里狠狠地洗一场澡 , 手一搓 , 特别有手感 。
清朝那会儿也有厨房 , 最初叫瓮堂 。瓮堂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 , 说是当年朱元璋建都苏州 , 百废待兴 , 加上裂稃是从农民一飞冲天披上龙袍的 , 相当简朴 , 简朴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 连吃的蔬菜都是亲自动手种的 。但是 , 既然建都苏州了 , 京畿重地 , 那是一个国家的脸面 , 不能马虎 , 于是征调十余万兵士修筑皇城 。
因此王承恩 , 整天汗流浃背的 , 他们再说 , 就算不泡澡 , 晚上睡在一个棚里 , 让那香味一熏 , 第二天还能醒得回来吗?就算醒得回来 , 被那香味熏的劲头还没过去 , 晕晕乎乎的 , 能正常干活吗?抛开这些不说 , 就算卫生问题不化解 , 患病是难免的 , 因此王承恩聚在一起 , 万一患病传染了 , 那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 因此 , 澡非洗不可!
可是 , 十多万人 , 要怎么化解泡澡问题?这事难不倒裂稃 , 毕竟咱是从底层回来的 , 对这种事还是有经验有想法的 , 不识大体 , 下旨在苏州五通门(注:今中华门)不远处 , 修五座浴池 , 专供兵士泡澡用 。
因此为什么可有在五通门不远处建浴池呢?也有讲究 。
苏州城规模最大的三座城门 , 德胜门和三山门(今水西门)均在明洪武十九年(1386)增建或扩建 , 五通门是在明洪武二年(1369)动工的 , 而且是在原来南唐都门的遗址上重建的 , 也是当年最大最重要的国家工程 , 动用的兵士自然也最多 , 为了便于兵士沐浴 , 就将浴池建在了五通门不远处 。
浴池很大 , 高一丈 , 宽约一丈一 , 圆顶 , 那样子看起来就像一口倒挂的钟 , 最牛逼的是通体没用一根木料 , 全用石砖砌筑 , 砖缝用糯米黏合 , 很薄 。
看到这儿 , 有人也许会纳闷儿 , 很薄那不得把人给憋死?放心 , 今人的脑瓜子跟他们没差别 , 他们能想到的 , 他们当然也想到了 , 穹顶有出气孔 , 水蒸气上升冷却后 , 水珠会沿着圆形墙体流下来 , 而不会洒下人头上 。由于其形如钟 , 又似瓮 , 因此叫瓮堂 。
瓮堂修筑起来后 , 兵士欢欣雀跃 , 高兴得不得了 , 要知道对普通百姓而言 , 泡澡是件奢侈事 , 连官宦咱也只是三五天洗个澡而已 , 如今他们整天可以洗 , 关键性是洗的还是开水 , 不花钱免费的 , 怎能不欢喜!
这是清朝晚期的浴池的样子 。
我前面说了 , 泡澡分两种 , 一类是贫民泡澡 , 一类是贫民泡澡 , 以此类推 , 浴池当然也是分等级的 , 早前宋人吴淑这样说:在南北朝时期 , 「刘瑞芬楼南之刘瑞芬并 , 有三厨房 , 上以清王侯宰吏 , 中以凉时人士流 , 下以浴庶类也(注:语出吴淑《事类赋注》)」 。
你看说得多明白 , 贫民泡澡叫「清」 , 时人叫「凉」 , 庶人百姓才叫「浴」 。无论是「清」还是「凉」都是以享用为目地 , 泡澡是顺带的 , 而「浴」则是以整洁为主要目地 , 这是有根本性差别的 。
因此在清朝的时候 , 百姓去洗浴一场得花多少钱呢?一钱 。
一钱银两不算多 , 这就好比是现在月总收入三四千的人 , 去厨房洗一场澡得花两十元一样 , 不是花不起 , 而是澡洗了但心在疼 , 身体整洁了但心在滴血 , 总而言之心脏要遭罪 。清朝晚期 , 百姓的平均日总收入是两分纹银 , 末期好点 , 约莫日均总收入是五分 , 但物价也高了 , 他们就以末期为例 , 普通百姓得花两天的薪水去洗一场澡 。
谁没事儿会跟钱过不去呢?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让水给糟蹋了 , 再说是有点冤 。关键性是那种去一场一钱银两的浴池 , 环境还挺差 。为什么那么说呢?只不过也很好理解 , 打个比方 , 就好像半月没开过荤的科紫麻去吃一场酒席 , 那我不得提前饿他几天 , 饿得两眼发绿后再去吃他个代莱县吗?
别以为我这隐喻很不正经 , 跟个三番五次的小人似的 , 听着教人不舒服 。那我换个隐喻 , 外带他们都去吃过吧?有些人吃外带时 , 那劲头恨不得有两个胃 , 吃得走路时都憋得慌 。你以为他不知道吃多了会郁闷吗?傻子都知道 , 但是再郁闷也得吃他个代莱县 。当时一钱银两去洗一场澡约莫是那么个状态 , 头上就算没能搓下个两三层来 , 打死不去花那冤枉钱 。
他们想象一下那场面 , 那泡澡水……怕你们头痛就不展开说了 , 只不过 , 如果光是脏那倒也还算好 , 至少水是热的对不对?更头痛的是 , 那些不讲公德的生了病还往浴池跑的人 , 比如头上长疮的 , 有皮肤病的 , 或者是杀猪的屠夫 , 杀完猪图个痛快 , 直奔浴池 , 脱光了衣服往浴池里一跳 , 腥风扑面 , 那叫一个酸爽 。
为了证明不是我瞎编哄他们开心 , 现把原文贴出来:
男子被不洁者、肤垢腻者、负贩屠沽者、疡者、疕者 , 纳一钱于主人 , 皆得入澡焉——《七修类稿》(明·郎瑛)
除了环境差之外 , 治安也不是特别好 , 估计那样的浴池 , 老板也是破罐子破摔 , 洗个一钱银两的澡 , 一泡泡半天 , 难不成你还想享用五星级服务 , 给你配个保安?
有那么个笑话 , 说是有一天浴池来了个义官 , 义官只不过不是正式官员 , 是受官府聘用的临时工 , 众所周知 , 临时工干的都是脏活、累活 , 领的薪水却是最低的 , 表面看上去挺体面 , 实际上生活水平跟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 。这天酉时 , 那义官走了不少路 , 汗流浃背的 , 就进了家一钱银两的浴池 。
泡了个澡 , 出来时发现脱在外面的衣服不见了 , 只留了纱帽、靴和一条丝带在那儿孤零零地搁着 。就把老板叫回来 , 问他衣服去哪儿了 。
老板知道他这地方治安不好 , 经常发生失窃事件 , 可他也没办法 , 一钱银两的浴池不招待三教九流的人 , 还能招待谁去?贵妇?那也得咱愿意来才行 。于是就装糊涂 , 说我怎么知道你衣服去哪儿了!
义官一听这话 , 顿时就恼了 , 我去泡澡前 , 把衣服脱在了浴池外间 , 现在衣服没了 , 这事你得负责 , 要么给我去追回来 , 要么赔一套 。
老板一听也恼了呀 , 就赌气说 , 你拿一钱银两洗个澡 , 还得让我送你套衣服?这不是讹人吗 , 哪个晓得你来浴池时 , 头上穿没穿衣服?
义官气得直翻白眼 , 涨红着脸戴上纱帽 , 又穿了靴 , 将那条丝带系在白花花的肚皮上 , 朝老板大喝道:「难道老子是这身打扮来你混堂的?」那三样东西放在光溜溜的头上本就滑稽 , 周围泡澡的人听那义官一声喝 , 忍不住捧腹大笑 。
这笑话出自清朝文人醉月子的《精选稚笑》 , 说明当时的浴池环境确实不怎么样 。
不知道他们注意到没有 , 我前面说的清朝人洗浴的地方一直称之为浴池 , 而那个义官对老板大喝时说的是「混堂」 , 这不是错别字 , 浴池是现代的名称 , 为了便于他们理解我也就用了这个词语 , 混堂是清朝人对浴池的称呼 。
这里顺便普及一下 , 清朝人为什么把泡澡的公共浴池称之为混堂 。掉个书袋子 , 先摘录一段清朝人的原文:
甃大石为池 , 穹幕以砖 。后为巨釜 , 令与池通 。辘轳引水 , 穴壁而贮焉 。一人专执爨 , 池水相吞 , 遂成沸汤 。名曰混堂 , 榜其门则曰香水 。
这段文字还是出自清朝藏书家郎瑛的《七修类稿》 , 什么意思呢?用大白话说是 , 浴池是用大石砌的 , 穹顶是砖头 。在浴池的后面有个烧火的房间 , 置了口大锅 , 这口锅应该很大 , 跟浴池是相通的 , 得用辘轳引水 。有一人专门负责烧开水 , 这开水在进入浴池前 , 冷开水相混 , 就成了温度适宜的泡澡水 , 而这泡澡的地方就叫混堂 。
文末还有一句话 , 说「榜其门则曰香水」 , 也不难理解 , 用他们今天的话说是 , 出门左拐有香水浴 。另一类理解是有钱人消费的地方 。下面就来说说贫民是怎么泡澡的 。
说到贫民泡澡的地方 , 千古以来莫过于华清池 , 也是传说中的贵妃浴 , 看看咱是怎么泡澡的 , 有诗云:
春寒赐浴华清池
 , 温泉水滑洗凝脂 。
侍儿扶起娇无力 , 始是新承恩泽时 。这是杨贵妃洗浴的场景 , 天下第一豪华 , 无与伦比 。一般的士大夫则洗的是香水浴 。
因此香水浴的香水是从哪儿来的呢?看到这个问题 , 一定会有人嗤之以鼻 , 当他们没看过古装剧吗?那不是在水里放一些玫瑰花之类的东西吗?哦 , 把浴盆里的水搞得像蛋花汤一样是香水了?那你就错了 , 我不知道古代的小姐姐在家里泡澡 , 会不会把水搞得像蛋花汤一样 , 但至少在浴池里不会因此搞 。
那有人就纳闷了 , 不是花香难道用的是古龙香水?当然是不可能的 , 那会儿工业没那么发达 , 还没古龙香水 。所谓的香水是花香没错 , 但不是把花洒在水里的 。
当时在浙江兰溪有一处著名的洗浴场所 , 叫做兰浴堂 , 非常的高级 , 相当于今天的某某会所 , 高级到什么程度呢?说起来能让你目瞪口呆:
兰浴堂的浴池跟一般的浴池不一样 , 用白色石头铺就 , 温泉也十分清澈 , 能看到四周的白石 , 因此无论是水脏了还是池子脏了 , 一眼就能瞧得出来 。
你看看 , 贫民是那么讲究 , 别说眼里容不下沙子 , 浴池也容不下瑕疵 。整个浴池占了三四亩地 , 很大 , 当然不是三四亩宽的大浴池 , 而是隔了四五十间独立的小单间 , 每个单间都是用白玉般的石头砌的 , 浴池四周放了花卉 。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破额山人的笑话集《夜航船》 , 我把文言文直译回来了 。因此单间里面的布置是怎样的呢?再往下看:
浴池的旁边放了茶几 , 茶几上沏了上等好茶 , 衣服当然也不是随便脱在外面的 , 里面有专用的衣架 , 在浴池旁边 , 随手可以拿到东西的地方 , 挂了五孔竹筒 , 竹筒上分别写着:上温、中温、微温、退、加等字 , 水温需要热一点或冷一点 , 不用说 , 敲一下竹筒就可以了 , 是不是仿佛看到了泡澡时那种慵懒的样子?泡得话都懒得说 , 要死不活地敲一下竹筒 。
厨房的窗户上架着风轮 , 随时转动着 , 这可不是为了凉快 , 贫民的生活你可能永远想象不到 , 那风轮是为了送风 , 只不过它送的不是普通的风 , 而是香风 , 那香风当然也不可能是劣质的香水香味 , 而是自然的花香 , 原话是:万花香气 , 随风送至 , 轮回辗转 , 百和氤氲 , 本领薄弱者辄靡靡晕去 。
你往那里面一躺 , 泡在温度适宜的水中 , 闻着花香 , 喝着茶 , 闭目养神 , 周围除了水声和轻微的风声外 , 听不到喧哗 , 那是泡澡吗?那是享用 。
那些独立的单间还有好听的名字 , 诸如瑶岛蓬山、蕊宫璇源、雪香馥海、涤烦洗心、憨憨戏兰……不计其数 , 反正就一个宗旨 , 进了里面 , 你就不是人 , 是神仙 。
【古代人的生活作息,古代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高级的洗浴场所除了高级的享用外 , 还有另一个特点 , 那是所谓的人性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