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道法自然的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年代:宋作者:释正觉
【描写道法自然的诗词】云横其肩 , 雪覆其颠 。
空空养慧 , 兀兀忘缘 。
月射珊瑚兮海发光而不夜 , 松生琥珀兮根拥膏而有年 。
性惟平等 , 道法自然 。
钤鎚之在握 , 杖拂之当拳 。
豹雾披梓树之野 , 龙雷吼桃华之川 。
云水丛林秋与老成之气韵 , 溪山草木春曾酝酿於风烟 。
儿孙之力 , 学佛祖之家传;针线之关 , 度龛灯之焰联 。
向道龙门无宿客 , 而今龟鹤尽成仙 。
《三月》
年代:宋作者:许月卿
三月春如少年时 , 了知造化最儿嬉 。
智行无事柳飞絮 , 道法自然花满枝 。
锦乡园林天富贵 , 神仙院落月清奇 。
老天长似春三月 , 游嬉人间不皱眉 。
道法自然这句完整的句子是什?么 语出老子:“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道法自然下一句 这是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 独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 , 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 , 强字之曰道 ,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 , 逝曰远 , 远曰反 。
故道大 , 天大 , 地大 ,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 。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后面就是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 静为躁君 。
“道法自然”下一句 “道法自然”下一句是
重为轻根 , 静为躁君 。——老子《道德经》
释义:厚重是轻率的根本 , 静定是躁动的主宰 。
原文:
有物混成 ,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 独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 , 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 , 强字之曰道 ,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 , 逝曰远 , 远曰反 。
故道大 , 天大 , 地大 ,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 。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重为轻根 , 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 虽有荣观 , 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 , 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 , 躁则失君 。
出处:《道德经》 , 又名《老子》 , 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 , 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 , 为其时诸子所共仰 ,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 , 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 , 不分章 , 后改为《道经》在前 , 《德经》在后 , 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 , 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 , 在体悟道之所传 。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
关于 道家的 道法自然 道教和道家都重视自然 , 承认自然规律存在 , 但道家是顺天 , 即顺其自然 , 是自然主义 , 而道教是逆天 , 试图通过自我修炼战胜自然 , 主宰人的自然生命 , 是超自然主义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的思想 , 指出人要顺应自然;而道教则突出人对自然的改造 , 如“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是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显现 。如想研究道文化 , 加我QQ308214747
道法自然原文 有物混成 , 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 , 独立而不该 , 周行而不殆 , 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 , 字之曰道 , 强为之名曰大 , 大曰逝 , 逝曰远 , 远曰反 。故道大 , 天大 , 地大 ,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道德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