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导读:我家孩子今年12岁,男孩,六年级 。孩子最近学习的劲头很不好,感觉快坚持不下去了,总是说上学没有意思,回到家之后就开始睡觉,喊他吃饭也不吃,半夜就开始玩游戏,第二天上学起不来,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章插图
尤其在孩子刚上学的时候,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要及时加以鼓励 。家长在鼓励时,一定要具体,重点是表扬孩子的努力,从而强化孩子产生不断向上的动力,从而慢慢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1、只有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有可能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可以这样问:“感觉怎么样,背完这首诗你是不是很快乐 。”这样主动引导他,让他主动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他学会了一首诗,让他体会到那种成就感,价值感 。
2、家长可以想一些办法,缓解孩子对学习的倦怠之意 。比如,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的故事、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适量的运动可以使孩子脑筋更灵活、用不同的科目来调节学习的气氛等等 。
3、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从他感兴趣的事入手,然后把兴趣变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兴趣在哪儿的孩子,可以先尝试不同的事情直到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一路尝试他们也会一直在学习,一旦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就会加速前进 。
4、导孩子体会学习快乐,关键是让他主动体会,这样他才会感觉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最后,即使你不去引导了,他自己也形成了这样主动体会学习快乐的思维模式,那么他学习上的进步,就会不断地凸现出来 。
孩子缺乏学习习惯的原因:
1、过于焦虑和紧张
有的孩子一到上课时间,精神就会开始莫名地紧张,特别是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他就会结结巴巴答不上来,紧张得直冒汗,直到坐下去才会长吁一口气 。这些孩子经常会躲避回答问题,祈祷自己不要受到关注 。他们缺乏自信心,视学习为猛虎 。
2、没法学
有的同学对成绩排名以及别人的看法太过看重,导致在每场考试之前都焦虑异常,影响考试时的发挥和后续的学习热情 。孩子情绪变坏很快,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适时的疏导和调节,就会表现出焦虑、愤怒,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
3、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不高
如果孩子不关注自己的成绩,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成绩考低了感到难过,更不会去总结自己考低了的原因和研究改正措施 。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