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私自拿钱买东西怎么教育她 孩子私自拿钱买东西怎么教育

导读:我家孩子6岁,最近我发现抽屉的零钱少了,与之对应的是,孩子书包里每天都有很多零食,他说是朋友给的 。我很纳闷,我有点怀疑是孩子私自拿钱买的零食 。今天我在超市撞见孩子在付钱,买了很多东西,我回到家质问他,然后他承认拿了家里的零钱 。我气死了,想打他一顿!孩子私自拿钱买东西怎么教育?

孩子私自拿钱买东西怎么教育她 孩子私自拿钱买东西怎么教育

文章插图
孩子还小的时候,他可能会出现一些私自拿家长钱的情况,家长就会发现自己放在家里面的零钱,突然间不翼而飞了,而且丢失的数额面值都不大 。孩子可能也只是一念之差,家长不要对孩子控制得过于严格,这样只可能会起到一些适得其反的效果,家长要和孩子保持有效的沟通,这样子才可以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及时的去引导孩子,也不至于让孩子走上弯路 。
孩子私自拿钱买东西怎么教育?
1、让孩子知道私自拿钱是不好的行为
当家长发现孩子私自拿钱买东西时,先不要责备孩子,要让孩子懂得私自拿钱的概念,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 。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即使钱是放在家里的,想拿钱买东西也要和家长说明,没有经过家长同意,就把钱拿走的行为是不对的,要是拿了别人的东西,这就叫偷 。只要家长和孩子说明原因,孩子的荣耻心就会告诉她以后不能有类似的情况 。
2、问清缘由,适当惩罚
每个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家长要通过交流和观察找出孩子出现私自拿钱的缘由,并给予适当的满足,若孩子是因为没有零花钱,就每个月给予孩子适当的零花钱以满足其欲望,在满足之前一定要给孩子适当的惩罚,私自拿钱这个行为是不对的 。这里的惩罚并不是体罚或者暴力相向,而是让孩子去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比如拖地、洗碗等 。
3、改变孩子的“贪婪”习惯
孩子的“物质欲望”是很强的,无论买多少玩具都无法让他们真正的满足,只有改变他们的“贪婪”习惯,对他们进行价值观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有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 。父母应该告诉他:钱是爸妈辛苦上班挣来,是用来供全家人吃、穿,供他上学的,不能随便乱拿 。要培养孩子对金钱的健康态度,父母要有极度的耐心,将正确的理念印在孩子的脑子里,逐渐地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观 。
4、尊重并正确引导孩子的欲望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想要就能得到的,有的东西是必需的,有的东西不是立刻就要拥有的,要引导孩子通过正当的方式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 。同时引导孩子通过一些劳动来获取相应的报酬,不能私自拿家里的钱 。要给孩子从小树立一个正确的理财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
5、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
偷钱是一种不好的、让人讨厌的行为,虽然孩子还小,但不能表示他对此没有羞耻心 。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父母要跟孩子沟通,为什么偷钱,想要用钱做什么,是不是零花钱不够用……当父母了解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会更容易找到解决孩子偷钱这种行为的解决办法 。
孩子私自拿钱买东西的原因:
1、孩子有自己的需求
孩子慢慢长大,会有自己喜欢的东西 。看到别的同学买吃的,也会非常羡慕 。比如男孩看到别人有好玩的玩具,自己也想要 。女孩看到同学买娃娃,而自己却没有钱买 。时间长了,孩子对于这种物质上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出现私自拿钱买东西的行为 。
2、父母对孩子管控的过于严格
生活中家长对孩子都非常的关心 。什么都会尽力给孩子买最好的 。但是孩子自己如果想做什么,想买什么,这就需要爸爸妈妈的同意 。大多数父母希望孩子能活在自己的控制中,却忘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当家长对孩子控制的太多太严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私自拿钱的行为 。孩子想摆脱父母的控制,然后拥有自己独立的支配权 。
3、孩子没有完整的道德意识
有些孩子道德观念还不健全,对善恶是非还分不清楚,他们还不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好坏的意识还不明确 。他们私自拿钱买东西,是因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
4、攀比心理作祟
孩子逐渐长大之后,有了熟悉的玩伴和同学,会在一起玩耍,有零食也会一起分享 。有些孩子在父母给了钱或者买了零食之后,就会向小伙伴或同学炫耀 。孩子都有自尊心,认为自己不比对方差,容易产生攀比心理 。为了有更多的零花钱,买更多的零食,孩子可能就会“铤而走险”,私自拿钱买东西 。
5、没有“偷”的概念
很多孩子自幼受父母宠爱,对金钱没有正确的认知,也没有“偷”的概念 。孩子从小的所有花销,都是由父母支付,甚至从父母手里拿钱,也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孩子不经父母允许,拿了父母放在家里的钱,也没有认为有何不妥,在孩子的认知里,并不认为这是“偷钱” 。
【孩子私自拿钱买东西怎么教育她 孩子私自拿钱买东西怎么教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