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孩子怎么引导,怎样开导自卑的孩子

一个孩子如果被自卑心理所笼罩,其身心发展及交往能力将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也得不到正常的发挥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自卑问题,自卑的孩子怎么引导?
自卑的孩子怎么引导?
1、积极反思学习,做智慧型父母
研究表明:自信的青少年的父母有三种品质:温情、接纳、及时表扬子女的成绩;给儿童设定一定的标准并加以指导,对进程监督并确保其完成;给予儿童一定的独立和自主空间,小心翼翼地帮助孩子使之尽可能独立完成,对于年长的孩子,给予发言权,让他们决定如何更好地胜任挑战达到目标 。
2、慎用批评指责,赏识教育亦有度
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 。孩子脆弱的心承载太多的来自父母的负面语言,将会碎裂成无数的自卑因素,刺伤自己 。谁也不喜欢总是受父母的数落、指责 。孩子是越表扬越上进,越批评越下滑 。
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少抓住无关大局的小缺点大做文章 。当然表扬也有方法,有也度,全看家长去把握了 。
3、宽容不完美,关注心理健康
分数总是有起有伏,家长不要总盯住分数不放,不要拿孩子与其他人对比,要重过程不重结果 。家长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得理解和宽容 。
不要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值,不能容忍孩子的不完美,要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样样出色 。相比一时的分数,孩子一辈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家长需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4、适当给予锻炼,提升孩子能力
儿童的自卑与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差很有关系 。家长不要从小事事包办,一切替孩子做好 。不要嫌孩子手脚不灵活,动作慢,熟能生巧 。
【自卑的孩子怎么引导,怎样开导自卑的孩子】只有给予孩子适当的锻炼机会,让其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才子体验到一次次成功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从小多带孩子外出,在社会交往中培养其乐观自信、大方活泼的好品格 。
5、客观对待评价,正确看待自己
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 。告诉孩子,有时社会评价一个人不一定是正确的,但需要个人正确地对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父母要引导和教育孩子对自己进行积极、正确、客观的评价,并且认识到任何人都具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短处或不足 。要相信并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
6、积极反思实践,善于汲取经验
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强 。父母要引导孩子量力而行,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应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 。还要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失败和挫折变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要让孩子具备别人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
孩子自卑的表现:
1.自我评价太低
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总感觉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 。遇事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办起事来爱前思后想,总怕把事情办错被人讥笑,且缺乏毅力,遇到困难畏缩不前 。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困难,往往容易转而责备自己 。
2.过于敏感多疑
自卑感强的儿童,往往伴有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对别人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还会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自我保护心理,对别人的批评会作出过度的反应,如大哭大闹,极度消沉等 。甚至会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
3.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感强的儿童,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优秀的表现 。所以,他们有着比一般儿童更强烈的获得别人赞扬的愿望,甚至会以不适宜的方式寻求他人的赞扬 。因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自卑的感受 。
4.不良自我暗示
自卑感强的孩子,会把失败归结于自己的能力不足,把成功归结于运气不错 。面对成功时的欢呼会表现得排斥,希望低调害怕下次万一遭遇失败引起别人的嘲笑 。
孩子的自卑感不是一天形成的,克服它,也要有个过程,当家长的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孩子有反复,要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 。坚持不懈地教育和帮助孩子,孩子的自卑感就一定能克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