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喜添男孩”的古诗词有什么


  • 1.《庆张君俞都尉留後得子》
    朝代:宋 作者:秦观
    天上吹箫玉作楼 , 蟠桃熟後更无忧 。
    内家报喜车凌晓 , 太史占祥斗挂秋 。
    龙得一珠应献佛 , 虎生三日便吞牛 。
    鲁元福禄何人似 , 坐见张敖数子侯 。
  • 2.《王顺之得子寄二绝次韵报之》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宾客能谈少传儿 , 海中仙果得生迟 。
    自今一落人间后 , 奔云老骥敢言衰 。
  • 3.《徐京伯通判晚岁得二子》
    年代: 宋 作者: 戴复古
    竹隐种竹知几年 , 千竿万竿长拂天 。
    群飞不敢下栖止 , 常有清风凛凛然 。
    丹穴飞来两雏凤 , 凤来此竹为之重 。
    牙签玉轴带芸香 , 家藏万卷为渠用 。
    人间豚犬不足多 , 我来为作徐卿二子歌 。
    手传竹隐文章印 , 看取他日官职高嵯峨 。
  • 4.《贺徐提管可大得子》
    年代: 宋 作者: 何梦桂
    四十生儿得宁馨 , 试教啼看是真英 。
    五文凤自云间落 , 一角麟从天上生 。
    积善家应长孙子 , 读书种定作公卿 。
    他年大耋还推子 , 谩道同年我是兄 。
  • 5.《贺周子问得子》
    年代: 宋 作者: 项安世
    旬时织女渡银潢 , 付与天孙紫锦囊 。
    又向素娥圆满后 , 悬知丹桂异时香 。
    金鱼玉带传家旧 , 犀果银钱照坐光 。
    鹤发含饴天下乐 , 百年重庆侍高堂 。

求几首贺孙儿周岁的古诗词 鸿蒙霞光万里来,诸天琐事全散开 。万物迎春洪荒福,雷惊天地展宏图 。
祝福如意连 孙心快乐见 子姿青春颜 周遭四方冠 岁岁平安愿 生彩人生翩 日升月落间 快心满志言 乐意醉心甜
七 律 孙儿三岁生日寄语 (二O一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两门同庆一根生 ,  红烛歌频伴凤鸣 。小院宜宾三益友 ,  华堂莫绝四维声 。今时手扣宣尼壁 ,  他日书留晏子楹 。紫气光临天地阔 ,  危帆风正浪祈平 。
【题注】十二月十三日 , 是孙儿三周岁生日 , 赋拙诗以寄望 。
【自注】1、两门同庆一根生:家兄有两个孙女 , 无孙子 。两门只有这一个男丁 。2、三益友:子曰:“友直 , 友谅 , 友博闻 , 益也 。”3、四维:《资治通鉴》云:“礼义廉耻 , 国之四维 。”4、宣尼壁:宣尼 , 即宣尼公 , 即孔子 。典出《论语 .子张》:子贡曰:“譬之宫墙 , 赐之墙也及肩 , 窥见室家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 , 不得其门而入 , 不见宗庙之类 , 百官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 。夫子之云 , 不亦宜乎!” 此处所言宫墙非皇宫之墙 , 而是围墙之义 。后人即用宫墙代指老师或学问高深之人 。夫子墙或宣尼墙亦即此意 。5、晏子楹:典出《晏子春秋》:“晏子病 , 将死 , 凿楹纳书焉 , 谓其妻曰:‘楹语也 , 子壮而示之 。’及壮 , 发书之言曰:‘布帛不可穷 , 穷不可饰;牛马不可穷 , 穷不可服;士不可穷 , 穷不可任;国不可穷 , 穷不可窃也 。’”意思是说: 晏子病重 , 快要死了 , 把柱子凿了个洞 , 把写好的书信放在里面 , 对他的妻子说:“藏在柱子里的书信上的话 , 等儿子长大了再让他看 。”等到儿子长大以后 , 打开书信 , 信上写的是:“布帛不可以缺少 , 缺少了就没有穿的;牛马不可以缺少 , 缺少了就没有驾车的;士不可以缺少 , 缺少了就没有人可以任用;国家不可以穷困 , 穷困了就不可推行政令 。”成语“凿楹纳书”即源于此 。意思是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
学海泛舟十二冬 , 书山觅径苦攀登 。栉风沐雨练三九 , 戴月披星眠五更 。少小频频夺魁首 , 高中屡屡获头名 。磨穿铁砚云雷震 , 展翅鲲鹏翱北京 。
望采纳
添孙子的祝福语大全 弄璋之喜,比较古的.恭喜恭喜,喜抱麟孙~
常州庙会时间表 时间:2018年3月24日(农历二月初八) 地点:杨桥
时间:2018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十一) 地点:九里、嘉泽
时间:2018年4月4日(农历二月十九) 地点:青城
时间:2018年4月5日(清明节) 地点:旅墅
时间:2018年4月13日(农历二月廿八) 地点:东岱、洛阳、焦溪(郑陆)
时间:2018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三) 地点:雪堰桥、罗溪、百丈
时间:2018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五) 地点:坂上
时间:2018年4月23日(农历三月初八) 地点:邹区
时间:2018年4月26日(农历三月十一) 地点:安家舍、九里、泰村、芙蓉
时间:2018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十二) 地点:礼嘉桥
时间:2018年4月30日(农历三月十五) 地点:双庙(芙蓉)、卜弋桥
时间:2018年5月3日(农历三月十八) 地点:嘉泽、焦溪(郑陆)
时间:2018年5月4日(农历三月十九) 地点:郑陆
时间:2018年5月5日(农历三月二十) 地点:礼河
时间:2018年5月9日(农历三月廿四) 地点:夏溪
时间:2018年5月11日(农历三月廿六) 地点:郑村、漕桥、湟里
时间:2018年5月13日(农历三月廿八) 地点:魏村、奔牛、遥观、东青、厚余、万绥
时间:2018年5月14日(农历三月廿九) 地点:村前
时间:2018年5月15日(农历四月初一) 地点:东安
扩展资料:
庙会 , 又称“庙市”或“节场” 。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 , 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 。也是中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 , 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 , 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 , 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 , 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 。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 。
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春节俗称过年 。除一般年俗外 , 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国内各地每逢春节都会有一系列的庙会活动 , 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 , “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万岁山春节大庙会”(农历初一至十六 )都是国内有名的庙会 , 最富有过年的特色 。
庙会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 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
【祝贺“喜添男孩”的古诗词有什么】参考资料:
中国常州新闻网—2018常州庙会
潮汕红桃粿的由来和历史 红桃粿又名红曲桃 , 是广东潮汕著名的汉族小吃 。取桃果造型而得名 。桃果象征长寿 , 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寿的愿望 。有些地方叫作粿桃和红桃粿 , 因为外形像个平面的红桃子 。潮汕家庭妇女 , 一般都能掌握这类食品工艺 。由于整个过程必须从舂捣米粉开始 , 故做又称为舂粿 。
潮州民间习俗 , 凡时年八节 , 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红桃粿、酵粿、白饭桃 。红桃粿、酵粿做完后 , 要放在祖宗灵位前祭拜 , 白饭桃则只是拿来吃 , 那是因为潮州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 , 而酵粿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 , 故取其“发”的好意义 。
从红桃粿解读潮汕人的性崇拜
作者:杨育挺
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的“阳元石”和“阴元石” , 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 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的男女生殖器顶礼膜拜 , 感叹男性女性创造生命的伟大力量 , 表达崇敬之情 。生活当中的性崇拜无处不在 。比如 , 有专家解读“祖”字的由来 , “示”在左边为神 , “且”在右边为男根 , 合在一起 , 便是以男根祭神之意 。宗教学者杜罗尔认为 , 后世的塔建筑 , 尤其是哥特式的教堂 , 是受了这两具男性生殖器造型的影响而发展出来的 。再比如我国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彩陶壶 , 上边就塑绘着袒露乳房和阴部的女人像;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出土的红陶裸女像 , 下身也特意用三角形压印纹表示女阴;绘有旧石器晚期岩画的新疆伊犁乌孙山阿克塔斯洞窟 , 其正中岩壁上绘着的 , 也是一个十分醒目的女性生殖器 。这些都是人们对性崇拜的有力物证 。经笔者调查研究发现 , 在潮汕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 家家户户都非常熟悉的红桃粿 , 当中也透露出潮汕人的性崇拜 。
红桃粿在潮汕人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地位 , 时年八节和祭祀活动几乎不可或缺 。究竟红桃粿有什么文化内涵呢?或许很多人在解读她时侧重于“寿桃”外形 , 认为寓意长寿、吉祥;红色象征兴旺、喜庆 。但这只是红桃粿最直观最表面的文化诠释 。如同很多人对于出土的彩陶等文物上刻有“鱼”或“鱼鳞”的图形 , 只是简单的认为这是象征“年年有余”一样 。实质上她们有更深层次的文化解读----这就是性崇拜 。
那究竟什么是性崇拜?性崇拜是人类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一部分 。是人们对性产生的一种敬畏心理和神秘感知 。具体来讲可以这样来理解:第一 , 原始人生活艰难 , 他们与大自然抗争搏斗 , 以求生存所需 , 他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 。然而 , 两性之间的性交活动却能让他们轻而易举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于是他们觉得两性的生殖器这类“似乎独立于人体之外的怪物”充满着神奇而不可抗拒的力量 , 所以便对生殖器及性交活动产生了敬重和崇拜的情愫 。第二 , 在女性生育之谜未解开之前 , 人们觉得神赋予了女性伟大的魔力 , 在女性的肚子里能诞生一个新的生命 , 延续他们的后代 , 使得人类力量愈发强大 。中国历史上“女娲造人”的传说、《圣经》中的圣母玛利亚、欧洲许多国家出土的“大肚子、大乳房”的女性偶像文物 , 都诉说着人类对女性、母性及女性生殖器的重视和崇拜 。“鱼”或“鱼鳞”图形的文物实质就是取“腹中多卵 , 生殖繁殖能力强”的寓意 。后来 , 人们发现生命延续的重要力量不仅来自女性 , 如果没有男性 , 也不可能有小生命的创造 , 于是对男性及男性生殖器的有了新的认识和崇拜 。“玄鸟生商”的传说就隐喻着对男性为生育所作贡献的追认 。有学者指出 , 性崇拜的本质就是人脑对于“未知的、可能产生巨大正向”的两性价值的主观反映 。分为殖器崇拜、性交崇拜和生殖崇拜 。
那红桃粿的“性崇拜”怎么解释呢?先说说粿品 。粿是用米粉、面粉或薯粉等经过加工而成的食品 , 或加入韭菜、萝卜、厚合菜、鼠曲叶等蔬菜类 , 或加入绿豆、花生、芝麻、糯米、芋泥等制成甜味的 , 也可加入猪肉、虾米、香菇的香米饭或糯米饭等做成咸味的 , 或荤或素 , 或甜或咸 , 种类繁多 。在除夕、初一、元宵、清明、中秋等节日 , 在办婚事、出花园、营老爷、祭祖或者丧礼等场合 , 粿品都是不可缺席的祭拜品之一 。
粿品历史渊源的考证至今似乎仍无定论 , 可能是因为粿品太普遍也太普通的缘故 , 很少登上诗词歌赋的大雅之堂 , 极少资料 , 极少记载 。有人说 , 古远的祭祀活动中 , 先民就懂得用五谷初加工作出一些食物当做祭品 , 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 这些食品的外形图案或是动物、或是人类的生殖器符号 , 这是人类在长期的顺应自然战胜自然的斗争中诉说着对生命的推崇以及希望生命能繁衍的质朴期望 。又有人说 , 粿品是潮汕地区贤惠的妇女为其相公和家人出海打渔或漂洋过海出外打拼而准备的粮食 , 因为粿品不仅存放时间稍长、味道可口 , 而且还承载着亲情和挂念 。
红桃粿的历史虽无从查证 , 但作为潮汕地区最重要的粿品之一 , 我们相信她或多或少内涵着原始的生殖崇拜 , 以及富含着夫妻恩情、思念情人这种广义上的性崇拜 。
虽上述推论无从考究 , 但民间的风俗民情可以佐证红桃粿的性崇拜 。在潮汕民间的红桃粿粿印 , 很多时候都是同面头粿成对出现 。面头粿外形酷似女性乳房 , 读音也与“奶头”谐音 , 在澄海东里正月的祭祀活动中 , 新人们若是供奉面头粿 , 就是祈求生儿育女的 , 因“乳房”寓意着强大的生殖生育能力 , 能哺育子女茁壮成长 。而红桃粿成对出现 , 无疑的就是男性生殖器抽象出来的艺术品 , 是男性生殖器崇拜的一个代表符号 。大家或许都记得 , 小时候只要吃红桃粿 , 家里人就会开玩笑说:先吃尖尖的钩状的粿头 , 以后就生男孩;先吃后面三角座的部位 , 以后就生女孩 。这其实也是古人赋予红桃粿两性差别、及对其尖尖部位象征“男根”的解读 。在濠江凤岗妈的祭祀活动中 , 有个“红桃粿求丁”的风俗 , 大家供上超大个重足四五斤的红桃粿 , 祈求凤岗妈能赐予新人添个儿子 , 据说 , 凤岗妈赐生男丁相当灵验 。
红桃粿不仅潮汕地区有 , 在笔者走访福建闽南、山东周庄、安徽徽州的时候 , 也发现此类粿品和粿印 。某种意义上讲 , 这更代表红桃粿中蕴含的性崇拜文化是人类最原始、最质朴、最普遍的信仰 , 她是一种文化符号 , 是对人类繁衍生息的期盼和敬仰 , 是对生命力的书写和礼赞 。
从红桃粿解读潮汕人的性崇拜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 本文观点只是抛砖引玉 , 还有很多话题值得商榷 , 很多问题需要考证 。
(作者为地方文化研究者 , 濠江区旅游局局长)
潮汕城乡春节及元宵习俗潮汕人民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后 , 便开始忙碌准备过新年 。家家户户对屋里屋外进行大扫除、重新布置、装修;蒸制红踩桃、鼠曲踩等各式品;购买年货、新衣;理发、美容 。到了大年三十日早大宰“三鸟” , 购买祭祀物品 。吃过午饭后 , 全家大小都要休浴 , 穿新衣 , 祭祖先 , 贴春联 , 挂灯笼 , 贴照壁符 。是晚设炉于厅 , 全家人围着炉子吃团圆饭 。一家人不论平时分散在多远的地方 , 都必须赶回家来团聚 。“围炉”后 , 长辈要给小辈们发“压岁钱” , 能挣钱的小辈也要给长辈送红包 , 称为“压腰兜” 。这一天不能吵闹 , 不能打坏盘、碗等器物 , 若打坏了说诸如“击开嘴 , 大富贵”等吉利的话来弥补过失 , 象征着全家一年自始至终圆圆满满 。家中的水缸要装满水、米缸要装满米 , 以象征“年年有余” 。是夜灯火通宵 , 家家户户合家守岁 , 等待新年的来临 。
农历正月初一为岁之首 , 称“春节” , 古称“元旦” , 俗称“过年” 。是日一大早 , 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穿新装 , 燃放鞭炮 , 拜天地祖宗、祭祀祖先 。祭祀祖先时要用素食作供 , 因为据说此日弥勒佛坐位 , 故用斋餐 。此种习俗流传很久 , 清顺治《潮州府志》云:“元日 , 祭用斋 。”清乾隆《普宁县志》曰:元日 , 把祖先用素 , 韧二把祖先用荤 。”接着全家入亲亲热热、和和气气吃早饭 , 下辈向长辈祝福 , 长辈给下辈寄以期望 。吃过早饭后 , 父母就携带儿女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 都要拿潮州柑去 。因柑比桔大 , 故取名大桔 , 而桔与吉同音 , 用谐音会意法 , 就成了“大吉” 。大桔表示吉祥 。带多少大桔没多大关系 , 但一定要偶数 , 不能奇数 。而主人家的茶几也总要放着一盘红绿相间的大桔、摈榔(今用橄榄代) , 另加糖果 , 迎宾敬客 。关于潮汕用摈榔的风俗 , 府志、县志都有详细记载 , 清乾隆《潮州府志》云:“不设槟榔 , 便称简慢 。”因摈榔和宾郎同音 , 含有宾客的意思 , 所以“摈榔大桔”谐音便成为“宾临大吉” , 是互相致意 , 互换吉祥的一种礼节 。客人进门时 , 相互说些“新年如意” , “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 。主人要请客人吃橄榄、糖果 , 喝工夫茶(揭西客家还有敬以“擂茶、米程”之俗) , 并互换大吉 , 还要互送小孩“利市”(红包) 。接着主人备酒设宴款待客人 , 俗谓之贺正 。清嘉庆《澄海县志入“各设酒看相邀饮 。谚云‘正月酒 , 家家有’” 。
春节是圣日 , 因此在潮汕有许多禁忌 , 如不要扫地、不要洗衣服 , 怕钱银失去;不要在用膳时使用长短筷 , 否则过渡时就会搭不到船;不要吃粥或饭汤 , 否则出门会遇上天下雨;不许说坏话、骂人、打架 , 如果甲家孩子打或骂乙家孩子 , 甲家家长要拿一对大桔上门道歉 , 祝愿人家逢凶化吉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有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逐渐淡化或被赋予新的内容 。解放前 , 城镇乡村有“游灯” , 俗称“游老爷”之俗 , 民间要以潮州大锣鼓或舞龙、舞狮给社会名流、行铺拜年 。解放后此等风俗已基本废去 , 代之的是城乡各地自娱举行游彩旗、锣鼓、舞狮及猜谜、象棋、篮球等比赛的文体活动 。各级政府开展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