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植物特征 金樱子的生态特征以及习性

【金樱子植物特征 金樱子的生态特征以及习性】金樱子又名山石榴、山鸡头子等 。小枝粗壮 , 散生扁弯皮刺 , 无毛 , 幼时被腺毛 , 老时逐渐脱落减少 。丛生郊野中 , 大类蔷薇 , 有刺 , 四月开白花 , 夏秋结实 , 亦有刺 , 黄赤色 , 形似小石榴 。十一月、十二月采 。江南、蜀中人熬作煎 , 酒服云补 , 治有殊效 。宜州所供 , 云《本草》谓之营实 , 其注称曰 , 白花者善 , 即此也 。今校诸郡所述 , 与营实殊别也 。洪州、昌州皆能煮其子作煎 , 寄至都下 , 服食家用和鸡头实作水陆丹 , 益气补真甚佳 。

金樱子植物特征 金樱子的生态特征以及习性

文章插图
金樱子为常绿攀援灌木 , 高达5m 。茎无毛 , 有钩状皮刺和刺毛 。羽状复叶 , 叶柄和叶轴具小皮刺和刺毛;托叶披针形 , 与叶柄分离 , 早落 。小叶革质 , 通常3 , 稀5 , 椭圆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 , 长2.5-7cm , 宽1.5-4.5cm , 先端急尖或渐尖 , 基部近圆形 , 边缘具细齿状锯齿 , 无毛 , 有光泽 。花单生于侧枝顶端 , 花梗和萼筒外面均密被刺毛;萼片5;花瓣5;白色直径5-9cm;雄蕊多数 , 心皮多数 , 柱头聚生于花托口 。果实倒卵形 , 长2-4cm , 紫褐色 , 外面密被刺毛 。花期4-6月 , 果期7-11月。
金樱子的形态特征
常绿攀援灌木 , 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 , 散生扁弯皮刺 , 无毛 , 幼时被腺毛 , 老时逐渐脱落减少 。
小叶革质 , 通常3 , 稀5 , 连叶柄长5-10厘米;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 , 长2-6厘米 , 宽1.2-3.5厘米 , 先端急尖或圆钝 , 稀尾状渐尖 , 边缘有锐锯齿 , 上面亮绿色 , 无毛 , 下面黄绿色 , 幼时沿中肋有腺毛 , 老时逐渐脱落无毛;小叶柄和叶轴有皮刺和腺毛;托叶离生或基部与叶柄合生 , 披针形 , 边缘有细齿 , 齿尖有腺体 , 早落 。
花单生于叶腋 , 直径5-7厘米;花梗长1.8-2.5厘米 , 偶有3厘米者 , 花梗和萼筒密被腺毛 , 随果实成长变为针刺;萼片卵状披针形 , 先端呈叶状 , 边缘羽状浅裂或全缘 , 常有刺毛和腺毛 , 内面密被柔毛 , 比花瓣稍短;花瓣白色 , 宽倒卵形 , 先端微凹;雄蕊多数;心皮多数 , 花柱离生 , 有毛 , 比雄蕊短很多 。
果梨形、倒卵形 , 稀近球形 , 紫褐色 , 外面密被刺毛 , 果梗长约3厘米 , 萼片宿存 。花期4-6月 , 果期7-11月 。
常绿蔓性灌木 , 无毛;小枝除有钩状皮刺外 , 密生细刺 。小叶3 , 少数5 , 椭圆状卵形或披针状卵形 , 长2—7厘米 , 宽1.5—4.5厘米 , 边缘有细锯齿 , 两面无毛 , 背面沿中脉有细刺;叶柄、叶轴有小皮刺或细刺;托叶线形 , 和叶柄分离 , 早落 。花单生侧枝顶端 , 白色 , 直径5—9厘米;花柄和萼筒外面密生细刺 。蔷薇果近球形或倒卵形 , 长2—4厘米 , 有细刺 , 顶端有长而外反的宿存萼片 。
金樱子的生态习性
喜温暖干燥的气候 。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宜 。
生长在野生向阳山坡;金樱子喜温暖涧 , 阳光充足的环境 。对土壤要求不严 , 但以疏松肥沃 , 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为好 。重粘土 , 盐碱地不宜种植 。
生于海拔100-1600m的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 。

    推荐阅读